馮麗坤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創造力起著關鍵性作用。而動手操作更能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數學,激發學生興趣,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輔助手段。
關鍵詞:數學;小學生;動手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大腦疲勞,幫助學生調整課堂學習狀態,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開發大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創建動手操作條件
要培養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寬松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我們要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開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積極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論證,進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和學生平等交流,和他們交朋友,聽取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的成功,同時接納他們的錯誤和失敗。犯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我們要理解和寬容學生,并抓住機會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檢驗,在一步步操作中學習和積累經驗。在課下,融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生一起做游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做朋友。在這樣輕松、毫無壓抑感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質疑,敢于操作論證,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讓學生觀看老師操作或者單一模仿老師的操作過程,我們要盡量設置探索性和富有創造性的時間活動,讓學生們自己通過擺一擺、量一量、畫一畫,同時結合相互討論,自己發現規律,逐漸形成實踐求知的意識。比如,在教學長方體體積計算時,我就讓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操作,給每組學生分發一定數量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擺一個長方體。有的學生可能會擺一排小正方體,有的擺兩排,有的擺兩層,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我會讓大家觀察自己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還有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最后引導學生推算出長方體體積等于長乘以寬乘以高。通過課堂實踐練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二、利用小學生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好動,而且好奇心很強,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抓學生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學“圓柱的體積”這一課時,我首先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個圓柱形的橡皮泥。然后讓大家討論,這個圓柱形的橡皮泥的體積該怎么求呢。有的學生說可以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測量長、寬、高,在通過長方體的體積公式來求出這塊橡皮泥的體積;有的學生說可以把橡皮泥放進一個裝水的量杯里,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橡皮泥的體積。在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會發現圓柱形的橡皮泥捏成長方體時,形狀變了,但體積沒變。然后我引導學生,借鑒圓轉化為長方形的方法,動手試著把圓柱轉變成長方體。但是由于學生切分的較大,所以看起來不是很像長方體。這時候,我利用課件,為大家進行演示:將圓柱等分成32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最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和圓柱的底面積相等,再根據長方體體積等于底面積乘以高,得出圓柱的體積也等于底面積乘以高。這樣一步步利用學生好奇心激發大家動手操作的積極性,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獲得更多的感性體驗,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適時啟發引導,提高學生實踐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不變的,尤其是對于活潑好動,且自制力較差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適時啟發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動手操作環節,教師并不是旁觀者,而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調控好實踐操作過程,及時進行啟發和引導,確保實踐操作的高效性,確保教學任務的高質量、高效率完成。首先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操作項目,并且老師要提前準備或者讓學生自行準備相應的操作工具,保證實踐操作的順利進行;其次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好課堂紀律,隨時關注學生操作進度,適時進行啟發,有針對性地作出指導,確保學生明確動手實踐的目的;最后在操作結束時,教師要及時啟發并引導學生進行總結,確保動手操作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它本身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的機會,讓學生真正了解數學,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動手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數學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全面滲透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做好積極的課前、可中和課后準備,利用學具觀察學生的思維過程,并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空間思維,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高虹.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5.
[2]蔣曉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魅力中國,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