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立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區、鄉政府及農機站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檔案管理工作,是農機站監理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農機站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信息化時代賦予了區、鄉農機檔案管理工作更大的挑戰,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機站現階段的發展。本文對提高區、鄉農機站檔案管理工作效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機站;檔案管理;對策
前言:
現階段,為了實現我國全面農業生產機械化,國家開始增加購買農業機械設備的補貼力度,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呈上升趨勢,但對于農業設備的正確使用情況普及度較差,安全生產制度并不完善,限制了農機站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因此,想要農機站發展,就必須要提高檔案管理效率。
一、現階段區、鄉農機站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研究表明,我國農機站的現代化農機管理程度較差,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程度不協調,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機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較差
由于農機檔案管理的普及性較差,偏遠落后的區及鄉鎮并沒有建立網絡系統管理農機檔案的意識,弱化了農機檔案的作用,致使農機檔案管理脫離農業生產實際,管理人員缺少農機檔案的支持,不能在工作中合理應用農機檔案的信息數據,從而限制了農業機械水平的發展。
(二)農機檔案的管理實施效果較差
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許多針對農機站推廣工作及監理業務的相關法律法規,但落實效果較差,許多地區、鄉鎮仍在沿用之前的工作模式且管理較隨意,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員的思想較散漫,長此以往,農機檔案管理工作失去了其真正的作用。
(三)農機檔案管理程度較差
農機站的檔案管理人員一般由非專業的工作人員擔任,由于他們對檔案管理的專業知識了解程度較差,只能完成記錄、整理等較簡單的工作,還有一部分農機站的管理人員出現兼職的現象,再加上工作人員的頻繁調動,致使檔案管理工作過于混亂,檔案信息缺少真實性或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檔案丟失的情況,增加了農機檔案管理的不確定性[1]。
(四)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
機械設備檔案管理、機械設備運行狀況檔案管理及農機監理檔案管理工作是農機檔案管理的主要工作,由于其專業性較強,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但在現階段的農機檔案管理過程中,農機站技術人員的數量較少,工作職責不明確,已有的技術人員管理意識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缺少系統性的新技術培訓等等,這些都限制了農機站檔案管理工作的長遠發展。
(五)農機檔案管理模式較落后
雖然無紙化辦公已經在政府機關實行數年,但仍有一些區、鄉的農機檔案管理沿用人工手動整理、人工檢索等習慣。這種管理模式的落后,妨礙了農機檔案的整合利用,無法對農業機械設備實現實時管理,農機監理缺少信息數據的支持,不能更好的為農機檔案管理的發展提供依據,同時檔案管理類別較單一,許多新農業機械設備的運行數據還處于空白。
二、提高區、鄉農機站檔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農機檔案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功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機檔案管理的發展方向趨向電子化,所以,創建農機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員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對農業機械設備檔案及操作人員的檔案進行科學化統一管理,還要在基于這個系統建立一個農業機械信息網站,使其能夠更好的服務農民,為農民提供最新的農產品銷售信息、新機械設備、新技術的講解及先進的管理理念,豐富農民的農業機械知識,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
(二)增加農機檔案收集的宣傳力度
一方面,農機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加大當地農業生產工作的宣傳力度,吸引國家對純農田機械設備的資金扶持,農民購買這種設備時,政府也要給予相應的補貼,對已賣出的機械設備進行存檔、編號記錄,并制定相應的農機檔案;另一方面,豐富農機宣傳部門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報紙、電視、網絡、電臺等形式宣傳農機檔案管理工作,以農民的性格習慣為基礎開展相關的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將國家出臺的農業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做成詼諧、幽默的宣傳漫畫,在廣場、政府、銀行等各個地點進行播放,讓農民真正意識到建立農業機械檔案并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性。
(三)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管理人員是農業機械檔案管理的第一生產力,農機站的相關部門應以當地農民情況及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引進專業的檔案管理講師對管理人員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增加管理人員的農機安全管理的意識,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還可以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強化農機站的服務性質。[2]。
由于農機站地域的限制,管理人員在進行農機檔案管理工作的過程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若不能及時解決,檔案管理工作將無法向下推行。當地政府可以區域為單位建立農業檔案管理的局域網,這個局域網中要有相關法律法規查詢功能、農機檔案管理方法功能、農機檔案管理論壇功能,為農機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提供便利,管理人員采用實名制登錄,在論壇中可以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其他管理人員進行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實現高效的農機檔案管理模式。
(四)重視農機檔案的保存工作
傳統農機站的檔案保管形式一般是文件盒分類,再放到對應的檔案管理柜中,這往往對存放條件有較高的要求,既要選擇能夠長期保存的紙質,又要使用能夠長期顯現的書寫筆,而且對照片、錄音、視頻等動態檔案管理工作較復雜。一旦檔案室的溫度、濕度、光線等周圍環境改變,農機檔案有可能終身丟失。所以,管理人員要增加農機檔案的電子檔案管理,將現有的農機檔案進行掃描存檔,然后進行人工錄入,再安排其他管理人員對已經錄入的信息進行核實,保證農機檔案信息數據的準確性,然后再將紙質農機檔案進行封存保管,在檔案管理室中增設溫度計、濕度計、火災預警器、水災預警器等等。當管理人員想要調用、查看相應的機械檔案時,可以通過系統搜索進行查看,避免翻找紙質農機檔案耽誤更多的時間,還能保證農機紙質檔案的完整性,節省了農機站運營中的人力、物力投入。
結論: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區、鄉農機站的工作效率,就必須要完善檔案管理的相關制度,將原始檔案錄入電腦形成電子檔案,增加管理人員的利用率,提高農機檔案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知識及管理能力,是農機檔案管理人員素質趨向專業化,為農民和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文廣.淺析農機站如何做好檔案管理工作[J].農業科技,2014(11):208.
[2]李中秋.論如何做好農機化檔案管理工作[J].現代交際,2014(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