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阿米爾·汗(如圖)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優秀,沒有讓觀眾失望。”8日,寶萊塢史上成本第五高的電影《印度暴徒》在印度首映,當日收獲5.2億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高票房,成為印度今年首日票房冠軍。盡管“米叔”的表演依然備受肯定,不過受影片整體負面影評和口碑影響,該片第二天票房就急轉直下,“情節拖沓”“故事乏味”成為印度媒體吐槽的主要內容。
沖著米叔和導演來的
11月7日,是印度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排燈節。某種意義上,它與中國的春節類似,印度當地院線和電影公司也將排燈節假期視作每年的賀歲黃金檔,安排大批電影集中上映。
《印度暴徒》故事背景設定在1795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控制印度的時期。影片講述印度當時被英國人奴役,后者以武力鎮壓無還手之力的當地人。一幫暴徒站出來,決心要將國家從英國人手中拯救出來。于是,英國指揮官派出阿米爾·汗飾演的江湖騙子來應戰。9日,該片票房滑落至2.9億盧比。有當地影評網站分析認為,“次日票房比首日票房下滑45%,這可能是負面影評和口碑作用的結果”,但該部影片進入“10億盧比俱樂部”應不成問題,只不過后續沖擊超高票房可能有點懸。
《印度暴徒》成本約為2900萬美元,是寶萊塢史上成本第五高的影片,也是繼《幻影車神:魔盜激情》后,阿米爾·汗與導演維杰·克里什納·阿查亞的再度合作。不少觀影民眾在進入影院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就是沖著他們倆的合作來的,相信這樣的組合會迸發難以想象的激情”。
有的印度觀眾打零分
獨立影評人圖爾西亞尼對影片只給出2星評價,認為前半部分很有戲劇性,通過動作和幽默混搭呈現出別樣的視覺奇觀,但整部電影的情節略顯拖沓,個別演員詮釋不到位。《印度快報》影評認為,阿米爾·汗和另一位巨星阿米塔布·巴沙坎在影片中演技爆棚,他們二人也是影片票房的關鍵保證。影片在確定片名之初,不禁讓觀眾聯想這是一部喚起民族英雄和愛國情懷的力作,但觀影后未免讓人失望,這可能是電影口碑不高的重要原因。
《印度斯坦時報》甚至只給這部電影一顆星的評價,文章并沒有就阿米爾·汗等巨星的演技進行褒貶,但直斥故事和情節乏味。《環球時報》記者在街頭詢問部分觀眾評價,“5顆星是滿分你打幾顆星?”有人直言,“零星!對了,可以比零星更低嗎?”
明年1月進中國院線?
在排燈節之前,《環球時報》記者打算到電影院觀影,結果發現公告板上只有4部影片,觀眾門可羅雀。“由于排燈節假期還有兩天就要到了,一般在這之前不會有太多好電影上映的”,工作人員在與記者交流中介紹,“你可以等到排燈節假期的時候再來看看,到時候《印度暴徒》等一批不錯的電影就會上映了”。
果然,記者11月10日再來到影院時,發現院線排片已多達13部。除了《印度暴徒》,還不乏《綠毛怪格林奇》《登月第一人》等美國大片,觀眾也明顯多了起來。據記者觀察,情侶和年輕人占大多數,也有不少中老年觀眾加入觀影隊伍。庫馬爾今年50多歲,他告訴記者,他和家人專程來看《印度暴徒》。“我們一直在等這部片子,之前聽說還要拍成3D版,但現在看應該是黃了”,庫馬爾略有遺憾地說。
近日有印度媒體稱,《印度暴徒》預計將在明年1月登陸中國電影院。不過有中國觀眾在印度看過該片后表示,并不看好《印度暴徒》在中國的前景,“有點像印度版《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再配上印度風的音樂舞蹈和特效……就是一部印度‘抗英神片。”▲
環球時報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