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孟晟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業不斷蓬勃發展,成了世界各國的經濟主體。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小企業已然在中國的經濟蛋糕中分去了很大一部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促使中國的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但是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中小企業面臨著融資困難,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今后經濟活動中所需要去研究的。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位居世界前列,而帶動的是我國的中小企業也在這樣的環境中高速前進,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但是由于經濟過快的發展也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企業自身就存在不少問題,首先,資金缺乏,現在的中小企業都是成立時間很短的企業,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體系,對于外界財務信息的公開還缺乏透明度,核心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不強,大部分的投資人對其缺乏信心。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不大,負債又多,不能完全面對與抵抗外界的風險,再加上長期以來銀行在貸款方面還是偏向于國有企業,由于中小企業不是由國有投資的,大部分是屬于在創業者手中的必然有它的局限性,再加上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下,中小企業很難去和那些大型企業做比較,中小企業自身所帶有的風險,會在這種市場下進一步被放大。其次,我國企業中小的信用并不是很好,誠信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基礎。而現在的企業信用意識薄弱,常常會鉆法律的空子,在經濟發展中,這種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時有發生,所以中小企業融資變得更加困難,如何加強中小企業的信用意識是企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然后是政府的貸款問題,由于經濟危機,銀行減少了對企業的貸款,國有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政府上的資源,而一些大的企業有著良好的社會關系,只有中小型企業會常常面對資金短缺的困難,對于它們的正常運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小企業常常會向民間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但是由于利率過高,企業沒法及時還清貸款,所以“跑路”在中小企業中已經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問題。第三,政策問題,我國的政府是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雖然出臺各種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但是并沒有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這個問題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在實際進行這些政策時,處于弱勢的中小企業還沒有真正體驗到政策的好處。中小企業在新的經濟條件,需要變革,然而過剩生產,使得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導致了生產效率的低下,阻礙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品的升級改造。第四,過高的稅、過高的成本是壓倒中小型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過高的生產成本、用工成本、經營成本,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成本也水漲船高,企業的利潤在這樣的高成本中被進一步壓縮。高稅率,在企業的生產中從稅收上看,主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在收費上主要包括教育費附加、水資源費、社會保險費等。大部分中小企業本來就是沒有多少利潤可言,在各種稅的征收下,甚至變為了負債,更有甚者負債的企業還是需要繳稅。高成本、高負債只是把企業推向深淵,高稅費直接使企業走向萬劫不復。我國中小企業是國家納稅的主力,如果由于這些原因使得企業倒閉,就會使勞動崗位大量的減少,就業機會的競爭會越來越強。
我們該如何去解決企業融資難這個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中小企業通過自身的改革,政府加大力度扶持,通過雙方的通力合作,使這個問題得到深入的改善。
政府應該有以下對策:一是解決融資的渠道,放寬融資的門檻,才能解決中小企業在資金上的問題;二是規范民間的金融機構,降低過高的貸款率,加強與銀行的合作,使得民間資金能夠規范化的運用;三是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機制,加強中小企業與市場化的相結合;四是完善中小企業的信譽制度,建立良好信譽體系;五是重視融資配套服務的協調跟進,推進建設企業融資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六是政府需要對政策進行調整與完善,減少稅款的征收,減輕企業的負擔,繼續出臺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促進企業的發展;七是加強政府辦事的效率,減少政府辦事流程,全力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幫助。
企業自身在融資難的這個問題也應該做出改變,第一,需要加快自身的改革,通過創新將落后的生產方式變革為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而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第二,對職工提供技術性的培訓,加強職工自身的知識與技術,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減少技術型人才的流失;第三,企業要提高自身的信譽度,只有良好的信譽度才能更好與其他企業合作;第四,企業應該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沒有完善制度,就沒有企業良好的秩序;第五,要學習政府出臺的各種政策,學會合法合理的利用好各種有利于自己的方針政策。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重視需要去面對融資難的這個問題,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這個難題,那么該如何有效減少這個問題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因為中小型企業在擴大就業、活躍市場、增加收入、社會穩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國民經濟結構方面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的解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它,但是可以有效地去緩解融資難的問題,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可以發展下去,只要我國政府能夠規范地引導企業的發展,完善政策上的漏洞,那么中小企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對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從而形成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歐陽海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
[2]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
[3]高一淇.互聯網金融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