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杜玉英
摘 要:樂山市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帶動了第一產業——農業的發展,尤其是以旅游業為主導的觀光農業。發展觀光農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樂山地區的發展 。因此,闡述了目前樂山市觀光農業的發展情況、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促進觀光農業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樂山市;觀光農業;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23-0108-02
一、樂山市觀光農業發展情況
(一)樂山市觀光農業概況
樂山觀光農業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速發展,已經逐漸成為樂山市的支柱性產業。目前發展較好的有峨眉的仙芝竹尖生態園、新平鄉的食用菌基地、犍為的茉莉花基地,夾江甘霖鎮新生村的葡萄園,井研繁榮村的橘園和農家樂、胖大姐草莓基地等。
(二)樂山市觀光農業發展模式
目前,樂山市的觀光農業傾向于第三產業的發展,而忽略了第一產業的發展。樂山市的觀光農業模式包括鄉村自然觀光模式、特色風俗古鎮觀光模式、高科技農業觀光模式。
1.鄉村自然觀光模式。借助鄉村特有的自然風景,結合當地的山水風光、生物多樣性等自然條件,開發出具有觀賞、親近自然的觀光農業,如峨眉山、桫欏湖等地。
2.特色風俗古鎮觀光模式。將當地保留下的古建筑,結合于現代新農村建設的現代設施,打造出宜古宜今的觀光農業產業,如東豐堰、大佛古鎮。
3.高科技農業觀光模式。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修建設施先進、科技含量高的觀光農業園區,如清溪茉莉花園區、高山綠色蔬菜基地。
4.鄉村民俗參與模式。通過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民間藝術,宣傳特色美食以及舉辦節目活動,加大民俗風情的傳播力度,如舉辦桃花節、品嘗菜品等。
二、樂山市觀光農業經營狀況
(一)峨眉的仙芝竹尖生態園
仙芝竹尖生態園南面靠樂山至峨眉旅游干道,北面臨峨眉河,地處樂峨旅游干道(勝利鎮段)旁,是進入峨眉山景區的必經之路。園區內設有恐龍館、熊貓館和一個水上樂園。其中,大熊貓館外觀造型設計以中國特色的明清建筑為主,館內室內外活動場還有水池、攀爬木等大熊貓玩樂設施,為國家AAAA級景區,門票120/人。
(二)新平鄉的食用菌基地
目前,新平鄉已建成食用菌示范基地2 000畝,規模達到年產1 500多萬袋,產值上億元,成為樂山市乃至四川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之一,食用菌種類繁多,包括香菇、茶樹菇、巴西菇、猴頭菇、杏鮑菇、牛肝菌等。
(三)犍為的茉莉花基地
犍為縣的茉莉花種植面積達5.1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3萬畝,年產鮮花1.2萬噸,產值3.5億元,其規模、產量居全國第二、西南第一。2011年6月,犍為縣被茶葉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
(四)夾江甘霖鎮新生村的葡萄園
新生村種植葡萄已有20多年的歷史,葡萄品種有巨峰、金手指、夏黑、維多利亞等10多個品種,葡萄種植總面積近1 500畝。該村注冊的“心念”牌葡萄已在2012年被認定為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有力提高了葡萄的品質,提升了市場影響力,增加了農戶收入,促進了產業的大發展。同時,該村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對全村的農田基礎設施進行了統一規劃建設,新建生產便道5 300多米、三面光溝渠7 100多米,新建停車場2個、觀光便道300米、黑化村道3.1公里。
(五)井研繁榮村的橘園和農家樂
果園的種植規模由原來的3 000多畝,擴大到4 000多畝,目前還有2 000多畝果園正在打造之中,2015年已達到1萬畝規模。現在橘園里的品種春有不知火、夏有清見、秋有愛媛38、冬有春見,這些果子的市場價格都在8元以上。農戶們種植的默科特,是從美國引進的,產量高、品質好,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可觀。
三、樂山市觀光農業存在的問題
(一)分布與規劃缺少科學性與合理性
樂山市的觀光農業產業多是以農民個體戶投資建立起來的,不僅規模小,還缺乏專業性和技術型,加之經營者沒有相關的管理經驗和科學規劃的意識,使得分布與規劃都缺少合理性、科學性,造成觀光農業分布散亂、市場定位模糊。
(二)技術經驗不足,欠缺服務意識
大多經營者缺乏專業性的管理技能,技術經驗不足,并且員工沒有經過正式的培訓和學習,服務意識欠缺。
(三)種植基地初具規模,但規范化管理較差
建設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農產品基地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加強和提高,特別是農民的科技培訓、農業投入品的監管、設施栽培的應用、綠色防控技術的普及等。
(四)基礎設施落后,存在安全隱患
為了節約成本,園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比較落后。比如,峨眉仙芝竹尖生態園熊貓館的熊貓總共只有三只,基礎設施投入資金不足,游客反響不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園區土地季節性荒廢。
(五)過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農業的發展
目前,樂山市的觀光農業多以開發住宿、游樂園和休閑度假的場所為主,導致生態環境被破壞、污染加劇、土地流失。
(六)市場競爭力低下,吸引力弱
目前,樂山市的觀光農業多以采摘園、農家樂的形式經營,形式單一,多具有重復性,缺乏自身的特色,造成市場競爭力低下,對游客的吸引力弱。
(七)農產品信息體系建設較差
地方政府門戶網站、部門網頁,對觀光農業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宣傳、報道缺乏,知名度、美譽度難于提高。
(八)機械設備陳舊,科技含量低
樂山市犍為縣清溪茉莉花基地的茉莉花茶加工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縣內多數花茶加工企業和業主,大都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建成的,加工機械設備陳舊,廠房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差,生產能力不大,科技含量不高,難于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促進觀光農業發展的措施
(一)引進先進經驗,提高科技水平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進一批具有相關經驗和管理經驗的人來協助發展,有效解決觀光農業產業形式不成熟、市場定位模糊的問題,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科學技術水平。
(二)加大資金投入,經營者資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投入
目前,樂山市觀光農業規模小,產業結構不發達,限制了觀光農業的發展,在政府的引導下,經營者回籠資金,促進資金向觀光農業這一產業流入,完善觀光農業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三)觀光農業形式多樣化發展
目前,樂山市的觀光農業形式單一,大多集中在采摘、住宿這一單一的項目上,缺乏各個園區自身的特色,沒有自身突出的特色產品和項目。各園區的觀光農業應該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底蘊和自然風光發展多樣化形式的觀光農業。
(四)以市場為導向,抓好基地建設,主攻單產和品質
樂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北與眉山接壤,東與自貢、宜賓毗鄰,南與涼山相接,西與雅安連界,中心城區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100公里,經濟腹地廣、人流量大、交通運輸發達。目前已開通成綿樂高鐵、樂宜高速公路、樂自高速公路、成樂高速公路,交通網覆蓋面廣、交通便捷,市場廣大、產品市場潛力大。
(五)進一步加強對員工的科技培訓、指導
普及實用技術和新技術,提高種植技術水平和效益。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和使用指導,全面推廣綠色防控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發展生態、綠色、有機農產品。
(六)加快觀光農業景區及農副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產業信息體系建設,為生產者、消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加強對觀光農業產業發展的宣傳報道,提高觀光農業園區和農業副產品及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市場競爭力。
(七)加強對發展較好的觀光農業的培育,提高其競爭力和帶動力
培育樂山市觀光農業“龍頭”產業,增強對其他觀光農業基地的帶動作用,發展產業化經營。鼓勵觀光農業依托樂山市各大高校打造品牌和名牌產品,促進樂山市觀光農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綜上,樂山市地理位置優越,是典型的旅游城市,樂山市觀光農業只要在自身打造及提升產品品質和知名度上作出成效就一定能夠迅猛發展,成為樂山市的支柱性產業。
參考文獻:
[1] 申春梅,張西玉,周彥杉,等.樂山觀光農業發展研究初探[J].農技服務,2016,(6).
[2] 文春艷,劉瓊英.犍為茉莉花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7).
[3] 樂山老楊.樂山農業發展問題探索[Z].2015.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