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姜大勇
二維動畫歷史悠久,世界上有數之不盡的二維動畫優秀作品。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三維動畫發展迅速,對二維動畫造成了嚴重的沖擊,三維動畫與二維動畫有了激烈的碰撞。那么,二維動畫會不會被三維動畫所取代,動畫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的童年充滿動畫、漫畫等東西,而后中國誕生出所謂的動漫。以前,這些東西大都是少年兒童所喜愛的,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發展,動畫已經不再局限于年齡層面,越來越多的人對動畫感興趣,在接觸這一事物后眼前一亮,恍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接觸動畫,了解動畫,動畫不只是給兒童觀看的科普教育產物,原來它也可以打動人心,這就是動畫。
近年來,很多人說,二維動畫沒有前途,做三維既輕松工資又高,何樂而不為。這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據粗略調查,越來越多的二維人士正在轉行三維。三維雖然同二維一樣往上爬難,但是與二維所謂的入門難、往上爬更難不同,三維是入門點低、深入難,并且總體工作比二維輕松,誰又不想工作輕松而收入不低呢?而二維動畫界有這么一句話——“用愛發電”,也就是靠著對動畫的喜愛來支撐自己,業界的人也調侃“做動畫死路一條”,但是真正這么認為的人還是極少數的,覺悟不夠的人早就已經轉業三維或者放棄,有的人成為高手,而有的人被折磨得走人了。二維與三維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怎么走是自己的事。當前,二維與三維激烈碰撞,中國動畫又該何去何從?
中國早期動畫很有自己的風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和已故的高畑勛都曾表示,年幼時很喜歡中國動畫,這對他們影響頗深。后來,中國動畫進入一個斷層期,好像迷失了方向,其主要表現在二維與三維動畫的沖突。
目前,二維與三維仍沒有明確的定義,三維動畫依舊是建立在平面空間基礎上用三維軟件或立體材料所制作的動畫,二維動畫包括傳統手繪動畫、二維軟件繪制的動畫和平面材料動畫。而中國市場上更多的是三維動畫,大眾明顯更偏向于三維動畫真實、絢麗的畫面。就動畫電影來說,二維短篇動畫制作速度不慢,相比三維動畫,其前期準備較少,但是持續消耗比三維高很多。一部二維動畫電影的制作時間大概是四到六年,而一部三維動畫的制作時間就短很多,通常只需兩年。中國市場上,三維動畫數量眾多,投資巨大,但是數得上號的很少;二維動畫則更加慘淡,因為很難得到贊助資金,所以優秀作品更少。
這幾年,《大圣歸來》與《大魚海棠》飽受熱議。三維動畫《大圣歸來》采取保守的創作方式,畫面比以往的三維動畫電影要精良不少,人物在表情、動作上的表現力也比以前更加完美,是一部中規中矩的作品?!洞篝~海棠》是一部二維動畫電影,其畫面是國內近年來最為優秀的,但是劇本有點虛而無力?!洞笫w來》則讓人一看就懂,但是太過平淡沒有創新。兩者都采用了頂尖的制作技術,而事物發展往往離不開技術進步。二維動畫之所以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一席之地并且經久不衰,是因為其內容所擁有的靈魂,而三維動畫雖然在技術上取得很大進步卻失去動畫的內在精神,只有空洞的技術喪失了應有的靈魂,這也導致很多三維動畫評價很差。因此,動畫既要有先進的技術又要有實在的內容,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從效率上講,三維是勝過二維的,但是從畫面表現感來說并非如此。
兩者制作方式不一樣,二維動畫采用傳統的手繪表現法,所以在人物、衣料、事物等表現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同樣的東西給三維來做,不但要進行大量的精密計算,而且不一定有二維動畫表現得自然。而三維可以用計算機來進行計算,所以在制作透視變化效果、光影變化、群組動畫、爆炸效果、云霧、毛發等動畫效果時有較大優勢。這種效果如果用二維動畫的手法來進行表現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如果創作者實力不夠很難表現出三維效果。
兩者的物體真實性有較大差距,二維動畫在真實性的表現上有局限性,三維動畫則可以很好地表現出物體的真實性。二維動畫的經費更多用在制作人員的工資和攝影上,三維動畫則更多花在設備軟件上。
現如今,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型的制作方法,即“三渲二”,也就是用制作三維的方式來制作二維動畫,如大受好評的日本動畫《寶石之國》。這是一種以三維方式建模,然后用二維方式進行渲染的方法,但多數人并不喜歡,因為難以控制,一旦出問題就會很嚴重,其表達不如二維畫面也不如三維,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
有人認為“三渲二”是必然之勢,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取巧方法,其實這是片面的,筆者認為“三渲二”是動畫必然的的發展趨勢?,F階段,該技術可以廣泛運用于二維動畫中,巧妙穿插“三渲二”技術,可以節省二維動畫的制作時間。
三維動畫在視覺表現上有很大的優勢,卻又有很大的局限性。筆者認為,三維更適用于游戲CG的動畫制作,將游戲引擎制作的片子稱為動畫是很不負責任的。三維動畫是動畫電影的主流,而更普遍的TV動畫則以二維動畫為主。當前,人們下意識地認為三維動畫是“高大上”的,二維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大多會有輕視心理。正因如此,企業更愿意投資三維動畫,嚴重阻礙了二維動畫的發展。二維動畫從業者花費大量時間練習,花費大量時間工作,卻連養活自己都做不到,于是很多人選擇放棄二維動畫,選擇離開,選擇轉業。畢竟,靠愛、靠熱情可養活不了一家人??梢赃@么說,能夠留下來的國內二維動畫工作者,都擁有滿腔熱情,不難想象,如果得到支持,二維動畫會以何種形式發展。
正如日本TV動畫《白箱》中的一集所表現的二維工作者與三維工作者之間的矛盾,但是最后兩者互相理解,無論是二維還是三維都有其各自的優勢與短板,兩者合作二維或許更好。
歷經百年發展,人們早已對二維動畫出現審美疲勞,卻對三維動畫充滿好奇,嶄新的技術、非凡的回報都使得三維動畫更受人歡迎。二維動畫獨有的藝術性、魅力和感染力是三維動畫所不具備的。人們往往喜新厭舊卻又喜歡懷舊,厭倦一個東西后,就會不自覺地尋找新事物,當人們對三維動畫的新鮮感過去還會像現在這般追捧嗎?
日本堅持二維動畫的制作,與美國為代表的三維動畫相抗衡,世界到處都有日本動畫,其產量遠遠超過三維動畫。不僅如此,日本動畫并沒有像中國動畫看中三維的巨大利潤就側重于一塊,也發展三維,將三維大量運用在二維動畫中,因為所謂的二三維其實仍處于一個平面,何不將兩者相結合呢?所謂的進步,不是只求進步的東西、拋棄舊時代的東西,而是將新與舊相結合,互相彌補不足,真正的進步是在新與舊的碰撞中出現的。用二維動畫夸張生動的形象來彌補三維的僵硬又有何不可?
同時,為了抗衡三維動畫,二維動畫也漸漸擺脫了紙張膠片的賽璐璐動畫,開始出現Flash AE Retas等無紙作畫軟件來加快工作進度。這些軟件用矢量圖彌補了手繪速度慢的缺點,同時用手繪來進行精細的畫面繪制來彌補矢量圖無法精細的缺點,但是隨著Adobe Photoshop的進一步開發和SAI等繪畫軟件的誕生,動畫中的精細場景也逐漸可以在電腦上出現。三二維動畫的競爭無疑推動了動畫的發展,兩者都是其不可缺少的形式,在三維與二維的碰撞中,動畫會迸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