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東 陳正華
摘 要:在軍改背景下,“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將會逐漸鋪開,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勢必會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為契機,滿足官兵的學習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發揮駐地教育資源、紅色資源優勢,積極研發移動互聯網學習軟件,豐富政工網教育資源,使官兵打開手機就能學,登上政工網就能看,占領網絡教育主陣地。
關鍵詞:“互聯網+智能手機”;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教育主陣地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必須推動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隨著軍改的深入,互聯網進軍營得到實質性推動,在考驗與機遇并存,風險與資源共生的背景下,“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將會逐漸鋪開,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勢必會對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
一是官兵思想脈搏難把握。隨著兵役制度的改革,官兵成分越來越復雜。近年來武警部隊擔負的維穩、執勤、處突等任務越來越重,部隊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官兵現實困難多,官兵思想越來越多樣。處在“互聯網+”時代下,官兵的思想越發隱蔽,交流、溝通的基本功能正逐漸喪失。許多“拇指一族”、“網絡一代”寧愿在社交軟件上發牢騷,也不愿將自身的思想困惑向身邊的戰友或干部傾訴。
二是教育方法手段不靈活。“互聯網+”時代正在顛覆著傳統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只有與時代接軌,才能增強其吸引力。當前青年官兵呈現出知識、年齡、經歷倒掛的特點,對教育的時代性、開放性和廣泛性提出了新要求。而現行的教育形式單調、過分依賴課堂,“走出去、請進來”等開放式教育少,當前部隊網絡政治工作展開的廣度和深度還較為有限,工作平臺也僅停留在政工網這一層次,這已成為制約教育質量效果的“瓶頸”。
三是教育主體作用難凸顯。許多政治教員習慣于“繃著面孔講道理”,開展教育時居高臨下,甚至把行政手段和“操場動作”簡單搬進課堂,唱“獨角戲”,教育缺乏人文關懷;有的不善于平等交流,不講究情感投入和授課藝術,沿用“你講我聽”“我說你記”的傳統做法,不注重發揮戰士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教育缺乏親和力。存在“不是干部授課就不是搞教育”的思維定勢,把教育的主體局限于干部,致使教育缺乏活力。
四是自主教育意識較欠缺。自主教育是提高能力素質、增強官兵思想定力的有效途徑,其關鍵就在于自覺性、主動性,主動愿學才能有效的接受新事物,被動應付則視學習為負擔、作用效果與教育目的截然相反。“互聯網+”時代下,各種資源豐富,雖然放寬了手機使用限制,然而許多戰士一拿起手機只會用來玩游戲、聊天交友,缺乏利用移動互聯網自主學習,開展自我教育的意識。
面對以上問題,應結合新形勢任務,從加強調查、用活資源、尊重地位、啟發自覺四個方面入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效益:
一是加強思想調查研究,在摸清思想脈搏上下功夫。政治教育的出發點來自于對官兵思想情況的準確把握上,因此,調查研究越深入,教育就越有效。特別是當前官兵思想隱蔽性強、掌握難度大,更需要教育者發揚不畏艱難的作風,在教育鋪開前認真摸清官兵的思想脈搏,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找準官兵思想上存在的問題,確定教育的主題和內容。要不厭其煩,有一股不掏出對方心里話不罷休的“韌勁”;要耐心細致,下一番察言觀色、察言觀行的“細”功夫;要全面分析,通過辯證地分析和比較,摸清對象的思想反應。
二是用活各種教育資源,在改進方法手段上下功夫。注意利用社會力量實行“開放式”教育。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大課堂,組織官兵走出警營,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另一方面借助地方政府、社會和官兵家庭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此外,還要注意挖掘復轉官兵這一教育資源的潛力,努力增強開放式教育的說服力與感染力。注意運用大眾傳媒和電化教學手段,針對青年官兵接受信息快的特點,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三是尊重教育主體地位,在發揮戰士積極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調動士兵的積極性,要讓戰士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雙重身份進入教育,使戰士人人站在“前臺”,變被動為主動,讓戰士走上講臺。通過給戰士搭建“舞臺”,充分發揮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形成上下互動的良好局面;充分相信戰士,敢于讓戰士上臺講出真實想法,鼓勵戰士亮思想,通過舉辦演講會、辯論會等形式,力爭讓每名戰士都上講臺談體會,調動起戰士參與教育的積極性,讓戰士在教育中唱主角。
四是啟發戰士行為自覺,在提升自主學習意識上下功夫。
1.要做好自覺性帶頭引導,做好表率。干部應帶頭加強自主學習,為官兵做好表率、樹好榜樣。
2.完善多樣性學習資源,為好學者鋪路。完善學習資源須注重多樣性,要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積極發揮駐地教育資源優勢,要積極研發移動互聯網學習軟件,豐富政工網教育資源,使官兵打開手機就能學,登上政工網就能看,占領網絡教育主陣地。
3.健全學習激勵機制,為能學者搭臺。提拔干部時讓善學能干者走出來,立功受獎時讓好學有績者顯出來,選送培訓時讓有學習潛力者站出來,安排工作任務時把愿學者用起來,由此才能形成學有壓力、學有所用、學有所成的良性競爭機制,激發戰士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軍營也已逐步與外界接軌,科技興軍先從思想開始,當全體官兵思想高度一致,個人命運與國防、祖國事業徹底相聯,我相信我們的軍隊也將真正的強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作者簡介
李建東(1981—),河南南陽人,武警指揮學院學員八隊學員;原單位及職務:武警湖南總隊株洲支隊保障處長。
陳正華(1982—),湖南株洲人,武警指揮學院學員八隊學員;原單位及職務:武警湖南總隊郴洲支隊二大隊政治教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