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禮
1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要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重點。所以,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評價滲入到課堂教學的所有環節中,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自我思考和創造,發揮自身的潛力。
2加強道德品質培養
體育學科屬于行動教育范疇,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行為表現能夠體現出學生的道德品質。對于小學生的道德培養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上不僅要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還要兼顧道德品質的培養。如:教師可以舉行各班級之間拔河、籃球、足球比賽等活動,學生既能享受比賽的樂趣,增強班級凝聚力,還能對比賽精神、道德和規則進行了解,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就很容易培養起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素質,培養學生遵守紀律、服從規則、團結合作的精神品質,這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是很有作用的。
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生正處在行為習慣養成和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一旦在這一階段養成不好的習慣,那么會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以后糾正起來也比較困難,例如:走姿和跑姿不正確對學生發育不利,對學生習慣的養成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任何不良行為。可以組織學生多加練習,以便使學生盡快形成走、跑正確姿勢的動力定型。加強學生良好習慣行為的培養,提高克服困難的精神。
4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對于以后學生的健康、學習、工作都有是非重要的意義。當然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首要前提。所以,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無論在教學的內容方面還是方法方面,都要把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培養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在滾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方式進行引導教學,在正式講授滾翻方法前,先教小學生簡單的前滾翻坐撐,然后雙手支撐坐墊,逐漸完成滾翻動作。將滾翻動作進行分解,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就不知不覺地輕松學會滾翻動作。
5轉移教學重點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轉移到小學生的體育能力方面,這不僅是新課改對教學的要求,也是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這對小學體育的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指導小學生不斷增強體質,還要培養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在教學中注意方式方法,將教和學完美結合,讓小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和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而且生性好動,尤其是小學生容易喜新厭舊,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目前新課改的前提下,小學體育的教學模式也應該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在新課改中對教學的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性作用。教師要抓住新課改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讓小學生從心里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也就真正實現了新課改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