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繼確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能力,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在初中語文的常規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適時的點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以學路帶教路,讓學生在質疑探究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語文;質疑能力;有效培養;實踐探究
教學改革要求學生具有質疑、探究的能力,時代也在呼喚這種人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中,質疑問難能力對初中生語文的學習,起到了內驅導向作用,不僅有助于他們知識的快速增長,也可以有效地培養他們靈活的學習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方法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以課文文本內容的質疑問難為核心,讓他們在問題的發現和分析解決中,實現能力的成長和方法的總結。
1.任務導向型培養
為強化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運用導學的方式以課文文本知識學習任務為導向,在特定問題的展示、解決中不斷質疑、分析并解決,在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完成中達成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
如在《范進中舉》的學習中,教師圍繞“范進中舉后的瘋了的結果”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如搜集范進中舉歷史背景的資料、科舉制度資料、以及封建社會人才選拔制度和階級特權關系的資料等。由此學生們會產生下列質疑:第一,本來中舉是件值得慶賀的事,為什么范進要“瘋”?第二,對范進而言,中舉到底是喜是悲?第三,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的表現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這些都會極大地激發初中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推動他們在答案的尋找和問題的解決中,實現主動學習和知識的增長。
課堂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質疑問難的工作,在課前結合學習任務展開預習,或者個性興趣性的自學,把相關的資料搜集、答案尋找在課前完成,減少對課堂學習的干擾,確保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疑難突破型培養
初中語文課文中疑難知識的出現,既有學生知識水平低的原因,也有學生生活閱歷少、看問題角度與學習方法的原因。這種情況是學生質疑問難最多的,也是對文本自身學習最有實效的辦法,其中問題的解決就可以實現學生知識的增長和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
如在學習《螞蟻》時,由于螞蟻自身的體積小,生活空間具有極大的隱蔽性,以及在生物學科的學習中,對螞蟻缺少較為精細地介紹,學生會對文本中對螞蟻的各種擬人化與傳神地描寫產生質疑:到底是不是這樣的?難道螞蟻真的會這樣或那樣嗎?螞蟻真的膽小嗎?螞蟻作為生物與人的生命之間的共性是什么?通過螞蟻的表現和現狀,生存和生命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該如何才能獲得自己的幸福呢?這些疑難問題,不僅需要學生從文本自身中運用形象思維展開想象,還需要學生結合相關生物學的知識,去尋求科學的支持和突破。
由于初中生好奇心強,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質疑的引導,一要注意質疑問難與文本內容的關聯性,二要質疑質疑問難的合理性,特別是要及時地糾正學生鉆牛角,以及胡亂質疑的現象,更杜絕因此導致的學習思考混亂。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路徑
初中生學習時間和在校時間的限制,課堂教學依然要發揮對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主要陣地作用,確保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目標性和計劃性。
1.重難點啟發路徑
鑒于重難點知識在課文學習中的關鍵性作用,教師充分運用重難點啟發學生積極地產生質疑,并圍繞質疑問難的知識點展開思考和探究活動,可以實現文章整體學習和重難點突破的學習方法培養的雙贏。
如在《與朱元思書》的學習中,學生顯然會對文中境界要求較高的難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產生很多的質疑。例如:第一,是美景征服了“鳶飛戾天者”的野心,還是此類人產生了積極主動地反思?第二,避世退隱是不是高雅的志趣?第三,愛慕自然與個人的志向進取之間有什么必然地關系?在這些質疑問難中,學生為了獲得自己理想的答案,在理解和運用文中出現的各種修辭和描寫手法的基礎上,把關于景物、景物動靜變化、對人物心情的隱喻等相關的文本知識,隨著疑問的解答不斷地理解和掌握,其質疑問難的能力也就水到渠成地得到全面地提升。
教學實踐中,為了避免由于重難點過于難、學生質疑方向出現偏差等,導致的學生學習難以繼續進展的情況,教師要隨時地加強指導與矯正,讓學生們在文本既定的學習方向或目標下開展質疑活動,在推進學習進度的同時,確保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可控制性。
2.知識拓展路徑
質疑問難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學習的展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地展開各種學習活動,如相關知識的補充學習、復習、預習與驗證性學習等,使自己能在課堂較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運用更多的知識去開展全面地質疑活動,且獲得相對完整的答案。
如在《皇帝的新裝》學習中,學生針對自己產生的一些質疑:如皇帝為什么要新裝?騙子為什么敢騙皇帝?大臣們為什么不敢說實話?小女孩為什么敢說實話?學生會圍繞這些質疑去拓展自己的知識,如古代皇帝的權力、大臣和皇帝之間的關系、騙子運用的心理戰術,以及人們對皇帝權威的認識和認可的理論基礎等。
在這種質疑問難的知識拓展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工具運用指導,如相關資料書籍、網絡運用與其他的學術論文的運用等,為學生的拓展提供方法指導。
在初中階段,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是初中生好奇心產生與不斷滿足的統一過程。讓他們在質疑問難中產生與積聚學習的動力,更去享受問題的解答、知識的增長和能力提高的成長積極體驗。
參考文獻
[1]黃雅明.質疑提高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石[J].語文知識,2017(08).
[2]葉曉麗.語文課如何提高學生的質疑、探究能力[J].廣西教育,2017(11).
[3]方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