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樂
作者:張玉樂,鄭州科技學院。
現代音樂制作方式主要依靠的是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電腦音樂制作。這種方式是以電腦為中心,依靠電腦行全局的控制,利用數字音頻技術,通過音源、采樣器、合成器等數字化設備來進行電腦音樂制作。在音樂界,電腦音樂制作的出現和發展為其提供了先進的發展前景,極大的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為推動其創作的創新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擴寬了創作方式。其中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電腦音樂制作的運用不僅能夠改善當前傳統枯燥的音樂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還可以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此基礎上高校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此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相關高校音樂的配器課程教學,是要在一定的基礎設施完善的前提下進行的。音樂創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進行配器,在配器的基礎上才可以進一步實現音樂創作。配器課程教學不僅僅是應用理論教學,更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樂隊演奏進行配器,以便達到聽覺上的音響效果。而教師在配器教學中應用計算機音樂技術,可以彌補學?;A設施不完善的缺陷,利用電腦技術實現多種樂器配器的效果。另外,教師可以通過電腦音樂創作技術,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電腦技術的先進性和相關配器效果,與學生提出的相關配器相對比。再次,電腦技術具有準確的、先進的音樂配器技術,能夠準確處理較為復雜的配器作品。另外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音樂資源,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敏感度,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高校學生的音樂教學中,和聲是一種較為重要的課程,其利用打譜軟件和音序制作軟件來進行音樂的基礎創作,利用提前做好的譜例和音響,使用電腦技術可以直接出現對應的樂譜,實現音樂效果,教師在和聲課的教學中,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音色轉換,有效地將視覺與音響結合在一起,能夠給予學生直觀有效的教育體驗,同時將和聲教學與現實先進技術集合在一起,很好地解決了音樂創作教學中實驗與理論教學無法結合在一起的現狀,而且解決了樂譜顯示與和聲效果不能同步的難題。教師可以利用電腦音樂制作系統中的多聲部分技術,對和聲功能連接和復雜和聲進行分析講解,大大減少了教學困難。在進行和聲的修改的時候,教師在也不用像之前那樣修改極為困難,,現如今利用電腦技術只要輕輕動幾下鼠標就可以實現,為教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效果。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既包括實驗教學,也包括較為基礎的基礎理論教學,其主要包括視唱練耳和基本的樂理。在傳統的音樂理論教學課堂中,一般采用的是單純的聽寫單音、音程、和弦和節奏等,無法實現學生在各個方面厄提高,也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無法提高學習興趣。然而現如今一些關于視唱練耳課程開發軟件的出現,為學生們的教學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這些軟件可以通過訓練視唱練耳,為學生提供較為趣味性的教學,并且在評分系統中更加的客觀、公平公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可以客觀的反應出來。另外在五線譜教學中,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模式,利用樂譜和鍵盤,制定特定的樂譜,并且可以播放網絡中的特定音色,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音色選擇,大大的簡化了教學困難程度,而且這種趣味性較高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學會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發揮課堂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熟練掌握電腦音樂制作來對學生進行視唱練耳訓練,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能力。該種方式極大的改變了傳統傳統視唱練耳訓練的方式,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擺脫了傳統視唱練耳訓練中學生與音樂作品距離較遠的問題,加深了學生與音樂作品本身的聯系,也改善了以往教學所中音響、風格單一、聽覺材料有限的狀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簡化了教學困難,提高音樂編輯制作技術[3],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應用不完善、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另外也提高了相關音樂制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教師在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手動編輯音樂,可以直接利用電腦技術進行編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編輯模式。第二,可以利用先進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節奏,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音樂創作技術。
樂理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課程,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其的深化教育,幫助學生們建立音樂創作的基礎,使學生們在打下良好基礎的情況下,進一步實現優秀音樂的創作。其中主要包括:第一,通過五線譜教學,將樂譜通過多媒體形式向大家展示。教師可以利用利用無線譜窗直觀顯示樂譜的功能,利用電腦技術展示樂理譜例與譜例音響同步。第二,在進行講授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的時候,向學生們傳授更為豐富的和聲效果,并且大大簡化了教學困難。
現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如今的社會已然成為一個信息化社會,在教育界,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推廣,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其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已經在各個學校廣泛普及。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特點影響著課堂中自發、討論、自主、民主等教學方式的出現,能夠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多媒體教學對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的熟練應用,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在這種狀態下,遇到的問題也能夠輕松解決,有利于課堂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一些難以應用語言進行表達的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示,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更新了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也有著重要作用。
聲樂器樂的教學是在音樂創作基礎上進行的,教師可以在學生或者教師進行和聲演唱或者演奏之前提前準備好錄音設備,再將錄制好的音頻輸入到電腦中,運用微格教學[4]的方法對樂曲進行音頻分析,利用音頻波形來評判此次和聲以及演奏的效果,并且進行評分,指出其中的優點和缺點,要求學生按照此標準進行修改,提高學生的演唱和演奏能力。
現如今,我國教育已走向改革創新的道路上,為了提高職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必須要加強對普通高校音樂教學課程講授創新,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生們的藝術鑒賞能力,使學生們實現全方位發展。現如今音樂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缺陷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結合具體實際,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情況下,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進行音樂創作,才能不斷完善改革,就能實現普通高校音樂教學管理質量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龍華云.普通高校電腦音樂制作教學分析[J].北方音樂,2015(1):128-128.
[2]馮蔚然.電腦音樂制作對音樂教學的影響探究[J].大眾文藝,2015(3):211.
[3]王萌.淺談高職院校音樂專業電腦音樂制作課程的內容設計[J].藝術科技,2015(11):246-246.
[4]鮑之光.電腦音樂制作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5(5):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