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卓燚
成都外國語學校 611731
從經濟發展規律看,一個地區的交通越發達,經濟水平則越高。高速公路作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行車速度和行車安全的同時,可以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加快物流、人流、資金流的流轉,凸顯區域發展優勢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區域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拉動區域經濟增長,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重大。
高速公路為汽車提供高速行駛的環境,其建造要求路線順暢、坡度適當,對路面材料要求嚴格,中間使用分隔帶、兩側設置必要路標,不允許行人和非機動車行駛,從而充分保證行車安全和速度,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對我國大多數內陸地區經濟發展而言,高速公路(網)促進作用比其他交通方式更為明顯。首先,高速公路建造成本相對低、通行時間持續、運量大、路網節點多,受天氣影響小,比鐵路、航空、海運等運輸方式更具優勢。特別是地處內陸山區、基礎設施落后、交通通達度低的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就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其次,高速公路快捷高效,大大縮短各地物流、人流、資金流周轉時間,加強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充分流通,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第三,高速公路的聯網通達能力,能夠全面改善和提升地區經濟環境,有利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競爭到外部產能、資金、資源、技術落戶本地,發展地方經濟。
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資源、不同的發展優勢和劣勢,通過高速公路眾多的交通連接和紐帶作用,能夠加強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擴大市場范圍,促進不同地區的資源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實現地區間產業鏈的整合發展,突出本區域的比較優勢和特色,凸顯區域發展定位,從而推動外部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入,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四川省巴中市處于成(都)渝(重慶)西(安)的中心地帶。但過去由于交通閉塞,物流成本過高,附加值低的產業很難發展起來。近年來,該市樹立“大交通”格局發展思路,先后規劃8條高速公路,形成了大交通格局,改變了地方經濟區位,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環境轉變,使巴中迅速融入全國經濟的大循環,地方生產總值連年實現較快增長。
高速公路的建設與運行能夠展現區域比較優勢和定位。在具備資源條件、適合發展工業生產的地區,高速公路的建設能夠吸引生產型企業更加經濟地靠近資源投資建廠,同時帶動下游和周邊企業投資配套。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人流(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增加,城市規模擴大和建設加速,也將帶動商業等其他產業的同步發展。
高速公路可以對農產品進行快速的運輸,擴大市場銷售,促進農業發展,有利于地區農業結構優化,調整農產品種植和銷售方式,形成特色化、現代化的農業產業,推進農業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四川省西昌市具備獨特氣候地理條件,是四川著名蔬菜水果之鄉。2012年,雅(安)西(昌)高速通車,將成都平原和攀西地區聯系在一起,運輸時間大大縮短,快遞及物流公司能提供發送水果的專線服務,對電商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高速公路可以大幅提高商品物流速度和市場半徑,形成地方良好的商業貿易環境,促進商業貿易發展。高速公路在便利商品物流的同時,也便利了國民的出行。在自駕游風潮日益風行中,高速公路帶來了游客與旅游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相關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以及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西昌市作為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川滇旅游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雅西高速開通后,便捷的交通帶來大量客源。西昌市旅游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西昌接待游客為1232萬人次,旅游收入60億元;2017年全年接待旅游者218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5億元,與6年前相比,西昌的游客數增加了955萬人次,而旅游收入增加了145億元。同時也帶動了康養、物流等第三產業發展。
鑒于高速公路(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議:一是全面規劃。國家應對高速公路與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加以協調統籌,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精準扶貧攻堅”、“鄉村振興計劃”、西部大開發等形勢要求,完善高速公路網規劃,向經濟欠發達地區拓展傾斜,帶動欠發達地區發展。二是加大對高速公路建設的投入。繼續加大國家和地方對高速公路網建設資金投資,同時引進民間資金、外資參與高速公路建設。三是提高高速公路建設水平。隨著高速公路逐步向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深入,在征地、排污等方面應引入大環保概念,既要實現高速公路通達,也要保證青山綠水依舊。四是加強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完善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加油站的建設水平,提高高速公路建設和管理隊伍的素質能力,優化高速公路服務水平。
當今社會經濟中,高速公路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公路運輸通道,對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事實表明高速公路對沿線的資源開發、物流、產業結構的調整、招商引資、橫向經濟聯合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內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有很大的關系。國家應繼續大力建設高速公路網,發揮高速公路網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