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彤
最近幾年的影視展會我很少去了,原因是真正的新節目越來越少,展會上一眼望去,許多節目都是曾經出現或者研究過的。有時想想那些創意者蠻可憐的,好不容易想出個好點子,很快就濫大街了。售賣節目模式的人也異常苦惱,節目的路子越走越窄,如何做出新東西,如何打造出爆款呢?
最近看了一檔國外的舞蹈節目,深受觸動。節目大量使用人在空中懸停,畫面360度旋轉的鏡頭。可以說,整個節目都是這種畫面在調味道。節目的舞臺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圓,周圍布滿了燈光和攝像機,這個舞臺就是專門為拍這樣的鏡頭而打造的,節目內容也是為了展現這種拍攝技巧而制作的,這檔節目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工匠精神的洋溢。其實這種拍攝手法叫“子彈時間”。現在被人津津樂道的“子彈時間”經典場景是出現在電影《黑客帝國》里,尼奧全身后仰躲避子彈、崔妮蒂騰空躍起視角360度旋轉的鏡頭等等。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黑客帝國》所采用的是100多年前攝影術剛出現時的技術。20世紀90年代,一家法國公司幫“滾石”樂隊做了一個MV特效——鏡頭從房間中的一大群人中穿過,這群人全部靜止不動,當時,這一特效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國內,東方衛視引進的一檔游戲節目《夢立方》里也使用了類似的鏡頭。后來我在很多綜藝節目里都看到過此類鏡頭,電影里就更多了。
像這種把一種拍攝或制作技巧做足、做精、做到極致的綜藝節目在國外很常見。我曾經接觸過一些只做偷拍視頻的制作公司,似乎他們的團隊只會干這種事情,但有時又不得不佩服,這些只靠獨門手藝工作的人同樣活得很精彩。再如F1方程式賽車的轉播團隊,也是固定的一組人,他們就靠做這個節目為生,也不用擔心會有別人來替換他們。反觀國內,到處都是游擊隊,隨隨便便就能拉出個制作團隊來,但這些團隊大多是草臺班子,什么都會,又什么都不精。
大家都說現在綜藝市場不好做,沒有新鮮的節目樣式,打造不出爆款,是因為中國觀眾的口味太刁,一不創新,就沒有市場。其實如果我們老老實實地把好的節目、好的東西做到極致,這些節目是可以長盛不衰的。我曾在美國現場觀摩CBS一檔做了幾十年的節目《Price is Right》(《猜價格》)。這個節目的樣式幾十年沒有變動,主持人也基本穩定,甚至手臂打著石膏也照常主持不誤。節目制作也相當程序化,所有攝像師的動作都按照腳本進行,整個過程幾乎沒有NG,如同直播一般,拍攝一個小時就基本上是一個小時的播出量。如此的制作程序堪稱極致。靠這樣一檔節目,電視臺能拿到好的收視率,制作團隊能一直掙錢養家,這大概就是我們最愿意看到的和諧社會了。
當然我并不是說創新不好,只是我們創新太急,一個好不容易研發出來的節目,還沒有做扎實就已經下架了,非常可惜。而好的節目往往又留不住好的人才和團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為后來者留傳,節目的每一次創新就真的是從頭開始。僅就航拍而言,摔了那么多無人機,但我們在航拍界還真找不到什么“大佬”,會拍者眾,活兒好的少。我們只能真誠地呼喚業界重視工匠精神,多些深入,多些寬容。創新不一定要有顛覆性,微創新也是創新。把微創新節目做好,也是對節目的敬畏,對觀眾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