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麒
自主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是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狀態下的主動性與能動性的學習。而體育課上的自主學習,則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落實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快樂地發展。本文以《前滾翻》一課為例,就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創設情境——自主學習的起點
新課程標準提出,“體育課堂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特征。在平時進行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創設情境,使原本單一枯燥的練習變得具有趣味性,適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要,使課堂教學變得生機盎然。”因此,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之前,用各種手段“誘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的情感、活躍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創設情境,則是其中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根據教學內容,提供假設與預置環境,比如借助于故事情節、環境氛圍或動作表演等,使學習內容與相應的情境相結合,從而啟發角色的自我投入,發揮想象與創造能力,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礎。
在《前滾翻》一課的教學中,我精心地創設了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中進入課堂、完成準備活動。
一上課,我就創設了語言情境:同學們,十一長假你們都到哪兒去玩了?那這節體育課讓我們繼續把這份快樂延續,我們一起去動物園親密接觸一下被譽為“英雄母親”的大熊貓“華美”。就讓我們一起出發,一睹它的風采吧!
接著,老師通過音樂、語言與孩子們一起踏上了旅途:慢跑在平坦的馬路上,愜意地欣賞周圍美麗的風光;警報響起,防震演練,團身抱頭;前方堵塞,無法前進,原地高抬頭;前方修路,原地休息,后踢腿;路遇小河,雙槳劃船……
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隨情境設計的準備活動,既縮短了學生接受新知的心理距離,又為下一環節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動作支撐。
二、設計微課——自主學習的基礎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句話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在體育課上通過什么形式讓學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學習方法?新興的教育形式“微課”給我們提供了實踐平臺。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肚皾L翻》一課中,低頭、提臀、蹬地、團身緊地完成滾翻動作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協調而連貫地完成前滾翻。這個重點和難點,如果在課堂上,用教師示范,無論做得如何慢,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生不可能直觀地看到動作的細節,而用微課,學生則可以無限次地回看,而且可以用微視頻,慢動作,局部動作放大等技術,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動作的每一個細節。這樣,課前孩子們通過微課自主學習,也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儲備,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扎實的知識基礎。
三、分層練習——自主學習的保證
自主學習就是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并針對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檢測,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保證。因此,體育課上,我們可以通過以班級教學、小群體教學、個別教學為主線,配合分層練習、分層要求和分類指導、分類推進的教學組織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指導、檢測、評價,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完善和提高,以達到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鍛煉學生身體,培養學生意志,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如下“二練一展示”活動:一練:帶領學生整體回顧課前微課,通過交流總結動作要領“一蹲二撐三低頭,蹬腿滾動像皮球”,接著教師通過規范的動作示范引領學生自主練習。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發現標準動作,同時總結動作上的共性問題;二練:發揮優秀學生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再次觀察,總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二次練習;最后我設計了展示環節,即將自主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予以展示。
四、拓展游戲——自主學習的升華
眾所周知,孩子們非常熱衷于游戲。而體育課上的游戲,是以身體訓練為內容,以游戲活動為鍛煉形式,以發展身體素質為目的的一種特殊的鍛煉方法,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發展,還能有機地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得到身體鍛煉,在不知不覺中度過四十分鐘,同時又是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前滾翻》教學的最后,我設計了“小熊運糧”這一新穎別致的游戲,即采用接龍的形式,將熊貓的糧食夾在大腿與小腹之間,完成滾翻并且送回筐中。在快樂的笑聲中,孩子們練習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前滾翻,鞏固了教學重點與難點。
總之,通過多種形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舞臺,我體會到學生對教學內容容易產生興趣,思維活動也處于自覺和主動地位,能較順利地實現知識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學生從中學到獲取和運用知識的方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