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德
摘 要:無論是在刑法理論還是司法實踐中,判斷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標準都比較混亂,沒有一個科學統一的標準,要想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是難以想象的,應當根據什么標準來判斷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故意傷害;客觀方面;因果關系
一、基本案情
2017年4月,犯罪嫌疑人倪某某為一業主安裝彩鋼瓦時,與不滿其施工致自家房檐口損壞的樓下業主蒲某某發生言語爭執,蒲某某為阻止倪某某施工先擊打其耳根部一拳,倪某某揮拳擊打在蒲某某左腮部,致對方倒地后腦部受傷。經鑒定,蒲某某腦挫裂傷、伴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顱內出血、伴腦受壓癥狀和體征,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
二、分歧意見
對該案中倪某某行為的定性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倪某某揮拳擊打在蒲某某腮部,致其倒地。鑒定意見只能證明蒲某某部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不能反映致傷原因,按照事實無法查清時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原則,只能將蒲某某的傷情認定為其被擊打面部后倒地頭部碰撞地面所致。倪某某揮拳擊打蒲某某面部的行為有防衛性質,只能推定其對該后果存在過失心態,認為應將倪某某行為定性為過失致人重傷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倪某某擊打蒲某某腮部,致其倒地。倪某某故意擊打他人,致使蒲某某重傷,符合故意傷害罪的犯罪構成。
三、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倪某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具體分析如下:
從主觀方面看,本案中倪某某與蒲某某之間互相毆打,主觀方面都是想對對方進行傷害,這種互毆的行為不存在正當防衛的目的,在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中直接故意。第一種意見中認為倪某某揮拳擊打蒲某某面部的行為有防衛性質,只能推定其對該后果存在過失心態是錯誤的。
從客觀方面來看,本案倪某某對蒲某某揮拳擊打在蒲某某左腮部,致對方倒地后腦部受傷。經鑒定,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倪某某的行為直接引起了蒲某某受重傷的危害結果,并且倪某某的這種行為在通常情況下必然會產生蒲某某受重傷的危害結果,倪某某的行為與蒲某某受重傷的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這當然是最典型的刑法因果關系。退一步講,倪某某擊打蒲某某倒地,倒地頭部碰撞地面所致,重傷結果的產生認定為其被擊打面部后倒地頭部碰撞地面所致。假如倪某某不將蒲某某擊打倒地,蒲某某就不會發生重傷的結果,倪某某的行為與蒲某某重傷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本案的事實是非常清楚的,并不是案件事實沒有查清,第一種意見中認為致傷原因沒有查清,事實無法查清的觀點是錯誤的,是對犯罪構成中客觀方面中刑法因果關系的誤讀。處理本案的關鍵點是對犯罪客觀方面的刑法因果關系的準確進行判斷。
目前,無論是在刑法理論還是司法實踐中,判斷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標準都比較混亂,沒有一個科學統一的標準,要想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是難以想象的,我們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應當根據什么標準來判斷刑法中的因果關系。
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存在,是在危害結果發生時要求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刑法因果關系的復雜性,源于哲學因果關系中原因這一概念內涵少而模糊,現實生活卻復雜多樣。在哲學中,所謂原因是指先出現的引起某一現象的現象,而現實生活中,引起某一現象的現象既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多種原因既可以是同時發揮作用,也可以是相繼發揮作用,這就使哲學因果關系為基礎的刑法因果關系呈現出復雜性。同時,作為刑法因果關系原因的行為又包含著行為人的意識因素在內,又進一步增加了這種復雜性。
在把握和判斷刑法因果關系時,應該明確的問題是①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建立在哲學因果關系的基礎上。②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不屬于危害行為的原因不在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范圍。③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的確認,只是解決了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前提條件的問題,并不意味著就應當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在明確了上述問題后,對極為紛繁復雜的刑法因果關系問題便有了一個統一的判斷標準,具體概括而言,就是在下述幾種情況下,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因果關系。
(1)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引起了該種行為在一般情況下必然會產生出來的合乎規律的危害結果。這是最典型的刑法因果關系。
(2)一種行為,在一般情況下不是不可避免地產生某種危害結果,但是,由于在具體場合下客觀(包括被害人自身)存在某種特殊條件,以致使得在另一種條件下可以避免的結果未能避免,該行為與該結果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
(3)兩個以上同種危害行為,互相結合,產生了某種危害結果,但是,其中每個行為都不可能單獨產生該種結果。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每個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都具有因果關系,是因為假如缺乏其中任何一個行為,危害結果都不可能發生,亦即符合“無A即無B”的條件。
(4)多數人的不同行為相互聯系、配合,由其中的一部分人直接引起某種危害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數人的行為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乏其中任何一個人的行為,結果便不會出現,因而也符合“無A即無B”的條件。
(5)一種行為必然地引起被害人的行為,由被害人的行為合乎規律地引起一種危害結果。
(6)一種行為引起一種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同另一因果過程偶然相交錯,而前一因果過程對于后一因果過程之發生起了積極作用,則前一因果過程中的原因行為同后一因果過程之結果間有偶然的因果關系。
(作者單位: 江油市人民檢察院,四川 江油 6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