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小學高年級學生為例,針對班級教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開展情況,分別從優生、后進生實際出發,綜合閱讀相關文獻,結合考查結果,最終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對所存在的一些教育問題提出建議,希望能在教育教學方法上得到相應改變,以提高教育水平。
關鍵詞:教育;因材施教;教育發展
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常常會產生各種情緒體驗。經常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如高興、快樂、幸福、滿足等,可使兒童增強自信心,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既能提高其完成學習任務、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又能增強其心理健康,避免長期體驗消極情緒而引發的種種情緒障礙。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成為學生新的活動動機,使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因此,在小學的教學中,教育方法要適合不同孩子的特點,使每個孩子經常產生成功的喜悅。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對后進生要給予耐心細致的幫助,對他們的要求不能太高,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對優等生不僅提出更高的目標要求,還要時時予以關注與肯定,使其不斷產生新的成就感。
2012學年我到了一所新學校,接手五年級一個班。這個班情況比較特殊,特殊在四年級時是兩個班,升入五年級后加上插班生又打亂重新分為三個班。因此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需要一個磨合適應的過程。
師生見面伊始,我就說:“孩子們,能做你們的班主任我很高興。不管你們過去表現如何,都已經是過去式了。我也不會去了解你以前的表現,因為我相信一切都在變化,人人都會進步。現在讓我們一切從現在開始,希望你能在第一個周里就給我留下好印象,比如上課大膽發言、完成作業及時工整、管理能力突出、多才多藝、遵守紀律認真聽講或熱愛勞動團結同學等等,用這些突出表現使老師迅速記住你的名字……”
聽了我的講話,孩子們按捺不住興奮之情,個個躍躍欲試,都想給新班主任一個好印象。我也抓住時機表揚了幾個表現優秀的孩子,其中還有一個過去表現很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一時間,班內出現人人爭上游的局面。“多么單純可愛的孩子呀!”我暗暗感慨,還有些小小的得意。
轉眼間,繁忙的三天過去了,開學的第一個周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我很開心,開心孩子們迅速接納了我,開心孩子們有向上的勁頭,開心班級管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樂極生悲,我竟然被家長投訴了!一個家長說我打了他家孩子,說孩子心靈很受傷,家長感覺很氣憤。聽到這個消息我先是很生氣:無中生有!幾次想打電話和家長理論一番,想想還是不妥。
學生為何說謊?家長為什么這么沖動?冷靜下來,我開始回憶梳理這三四天的工作。這個叫小×的孩子坐在第一排,沒有給我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我是批評過他兩次,第一次是登記身份證號碼。記得放學時,我請沒登記的孩子留一會兒,小×既沒登記也沒打招呼,悄悄走了。下午,我問他怎么回事,他不高興地說:“我忘記寫在語文書上了,留下也沒有身份證號碼。現在不是有了嗎?”看到他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我批評他不守紀律,沒有禮貌,以后一定要注意改正。他當時很不開心。周五早上第四節我在鄰班上課,班長告訴我班里沒老師,我就要求大家做語數英沒完成的作業。上課中途我還回班巡視了兩次,每次都發現他在玩,臨下課時我批評他,他還回嘴:“誰說我沒做,這不是嗎?”我拿起本子一看,整整一節課他只寫了兩行字,潦潦草草的,還沒按格式寫。我很生氣扯掉了這一頁,把本子丟了過去說:“你太過分了!重新做過!”小×的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下午,仍忙著上課,我就沒再注意小×的情緒。
后來,我從小×以前的班主任那兒了解到,小×的成績一向不錯,老師都很喜歡他,他是一個很傲氣的孩子。我恍然大悟,“一切從現在開始”使一些后進生重拾信心,輕裝向前,也迫使大多數優秀生丟掉光環,再一次證明自己,卻使個別優秀生感覺失寵,一下子找不到原來的感覺了,難免心理失衡,對新班任產生了對立情緒。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看來做好教育工作不能只憑經驗和熱情,也不能只憑一個想當然的美好想法。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如果我接班前能向原班任詳細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心中有數后再提出“一切從現在開始”,既注意調動后進生的積極性,又注意保護優秀生的自信心,豈不是事半功倍?“教育是常做常新的事業”,現在明白還不晚。
總之,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以理服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他們的心性方面感化他們。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他們的學習主人的心態,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存在”,增強他們的自尊心。
參考文獻:
[1]劉旭,張登超.教學中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有效結合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7(12).
[2]孫麗,田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3]鄔美麗.淺談關于小學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8(9).
作者簡介:孟劍玲(1972—),女,漢,河南,本科,小學語文教師,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及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