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紅
摘 要:為了在廣大青少年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在初中德育中,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個人道德修養教育。
關鍵詞:德育;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道德修養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其頑強的生命力、強大的發展力和持久的創新力,使其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巍然屹立,獨樹一幟。在當今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民族的血脈、民族的基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對于人生奠基階段的青少年來說,更要做好傳承和發揚。這樣更有利于在廣大青少年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因此,在初中德育中應廣泛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一、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從古至今,為了國家統一、人民幸福的仁人志士,他們鞠躬盡瘁、前仆后繼的氣概和精神彪炳史冊、千古傳誦,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對于當代中學生而言,沒有經歷過艱苦歲月的磨煉,沒有經歷過艱難革命戰爭的洗禮,缺乏對祖國的深情厚意,顯而易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擔負著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讓他們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為國家做貢獻的精神。在初中德育中,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以洋溢著愛國主義情感的名言警句來激勵學生。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激蕩著偉大愛國主義情懷的名言警句,語言精煉鮮明,有著極強的震撼力和感召力,讀來令人振聾發聵,心中油然而生浩然愛國之情。
第二,以令人敬仰的偉大愛國人物作為楷模來鼓舞學生。如屈原、諸葛亮、岳飛、文天祥……這些流芳百世、千古傳誦的偉大人物,他們的崇高品質和光輝形象,光照千古,他們的身上彰顯著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氣質和民族品格。
第三,以偉大的愛國事跡感召學生。例如屈原在國家遭到毀滅時,悲憤難抑,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光輝事跡和偉大精神,至今依然永垂不朽。岳飛精忠報國,英勇殺敵,被歷朝歷代奉為愛國的典范。……這些古人慷慨激昂的愛國誓詞、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不屈不撓、忠貞報國的崇高民族氣節,將植根于學生心靈,有助于激發學生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形成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操。
二、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中滲透理想信念教育
青少年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培養理想信念的豐富養料來浸潤和熏陶青少年,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和崇高理想。對初中生來講要做到以下二點:第一,堅定理想信念,走勤奮學習之路。我國古代通過勤奮學習成就大學問、大事業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李密牛角掛書,李密發憤讀書,將書掛在牛角上,在騎牛行路時抓緊時間讀書。匡衡鑿壁偷光,西漢大學問家匡衡,從小勤奮學習,家窮買不起蠟燭,鑿開墻縫借鄰居家的燭光夜讀,后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師曠“少而好學,如初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光。”的勸學名言。……這些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勤學事例,無不在昭示和啟迪著青少年要刻苦學習、勤奮學習。第二,堅定理想信念,走立志成才之路。凡是那些事業取得成就的歷史人物,絕大多數從小就立有大志,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志向。如沈約從小就立定志向要振興家門,立志做史學家和聲韻學家,后經孜孜不倦的努力撰寫了《宋書》《四聲譜》。文天祥從小立志長大后要做忠臣,在宋朝滅亡之際,他保宋抗元,大義凜然,拒不降元,在寫下《正氣歌》后慷慨就義,實現了他從小立志做忠臣的愿望。……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諸葛亮“志當存高遠”,王勃“窮且益堅,不堅青云之志”,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和撼人肺腑的詩句,必將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樹立凌云之志。
三、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中滲透個人道德修養教育
當前的初中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嬌慣和溺愛,驕傲自大,自私自利,不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經受不住困難和挫折,缺少仁愛之心和感恩之心,缺乏道德修養。而中華傳統文化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在德育中結合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有助于培養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養心莫于誠”,說明為人要誠實,待人要誠懇,對事業要忠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說明人與人之間要守信用,講信義,靠信任。“人而無禮,胡不遄死?”,“不學禮,無以立”,人要講禮貌、禮讓、禮節,要有恭敬之心、辭讓之心。……這些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友善、和諧”的精神一脈相通。在個人道德修養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他人、社會、自然,引導學生心懷仁愛之心。讓他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潤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熱愛學校、熱愛祖國。
總之,在初中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德育教育中,應廣泛深入持久地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進學生的心田,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引導中學生走上人生正道,成為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成為我們偉大事業的接班人和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