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今年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周年,周總理的一生寫照,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周總理的一生中有這樣六句話讓我們受益匪淺。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
3.中國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國民族有兩大優點:勇敢、勤奮。
4.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
5.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然修養的物質基礎。
6.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細細品味總理的六句話,我認為句句都指引著我們培養中學生的方向,描述著培養中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有理想、有報負、求真務實,勤奮、勇敢、健康、陽光;有大局觀、有創新思想。
一、培養中學生愛祖國、愛民族,有責任擔當,做有理想抱負的有志青年
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指引了他一生不斷地追求與探索,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學子。
“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是一簇火種,能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斗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許多優秀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一個人的遠大理想只有和踏實奮斗結合起來才更有力量。遠大理想植根于現實的土壤之中,真正有理想的表現是知行統一。
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實踐自己遠大理想的最好行動,就是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現在的中學生們躬逢盛世,應該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為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刻苦學習,以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這是中學生實現遠大理想的必由之路。
高中三年是中學生成長道路上關鍵的一步,在這一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知識,也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幫助學生制定人生的短期規劃和遠大目標。
我在高三時進行了《高三奮斗藍圖》《成人禮》《我的青春我作主》等主題班會活動都十分有效地教育著學生,培養著學生: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有追求的有志青年。
二、培養學生崇尚真知,尊重事實和證據,能獨立思考,做思維活躍,有主見的人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老師,要教育學生做真誠之人、誠信之人、認真之人、求真之人、真干之人。
探求真知是每個學生的崇高職責,誠實是治學的最基本態度。一年一度的高考,要求考生:講誠信,做真實的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每個環節,我們都教育學生尊重事實,探究真知,時時刻刻都在提醒學生,教育學生:求真知,做真人,方為根本。
三、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毅志品質,做一個積極向上、堅韌樂觀、具有抗挫折能力的強者
我們現在正面對著90后的中學生,他們懂得禮貌、公德,但由于他們在“6+1”家庭結構中長大,自我意識強,缺乏一種鍥而不舍的學習毅力和不畏困難的作風。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給學生做好表率,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自信自愛、堅韌樂觀、有自制力、有抗挫折能力。
高三就是一段非常有效的教育時機:每天至少十二個小時的坐功練就了學生的定力;頻繁的考試,練就了學生抗挫折能力;攻克難題練就了學生探究真知的思維品質;互助討論培養了學生謙虛謹慎的優良品格……總之,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是我們老師工作的陣地。
四、培養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培根說過這樣一句話: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虛弱的身體,將永遠不會培養出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中學階段,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黃金時間,更是我們強身健體的關鍵時期,學校組織的跑操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等等都是學生們鍛煉身體的好時機。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重視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鍛煉,不僅可以得到群體的認同,而且在友誼、親情等方面也得到了應有的滿足,可以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同時也提高了各項身體素質,增強機體免疫力。有一個好身體,可以有品質地生活,可以為國家多做貢獻。
五、培養學生寬以待人,團結協作,不計較得失,任勞任怨的品質,做一個處處都能發光的小星星
現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生活環境的特點,使他們缺乏與人進行交往的基本技能,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說話、做事表現得很不得體,傷害了同學連自己都不知道,給班級帶來許多不和諧的元素,所以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外出踏青、班級文化墻比賽、校園藝術節、陽光活動,元旦晚會;班上主題班會也舉辦了多次分享會,辯論大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學會了奉獻,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協作,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團結,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包容……
六、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善于學習的習慣,創新學習的理念
學習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無論一個人、一個團隊,還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干,跟上時代。
終身學習講的是人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并影響人一生的發展。
周總理的“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道出了治學要擺脫前人桎梏,要另辟蹊徑。在學習中要不斷創新,才能讓自己和自己的團隊處于不敗之地。格力空調董事長董明珠帶領她的團隊不斷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在技術上革新使她的團隊年賺140個億。
我們正在做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不僅要教給學生課本知識,還要學生不斷從生活中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做到了教書又育人。
在抓素質教育的今天,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率先垂范,做好學生的表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勤勞、勇敢、執著、奉獻,為國家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品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