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玲
摘 要:新課標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引入情境教學能夠很好的完成這一目標。基于此本文研究情景教學的創設方式,利用語言烘托,利用圖片實物,利用視頻資源。接著探究情境教學的應用方式,以課本教材為依據,教學中重視學生主體發揮,重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僅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歷史;視頻資源;師生互動
近年來,由于創設情境的教育模式較符合學生的學習特性,在教學中應用較廣泛,在初中歷史教育中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仍需不斷研究探討,要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出符合學生情況的引入方式和側重點,使得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育中發揮出積極促進的作用。
一、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
(一)利用語言烘托進行教學情境創設
歷史知識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老師可以利用語言烘托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帶動學生的情緒,用語言為學生構建符合知識底蘊的情感環境,促使學生融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通過講述歷史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情感情境,也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學生描述歷史事跡發生的過程,例如在教授學生《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的黃海大戰的部分時,可以通過這樣的語言進行生動的描述:致運艦在炮火紛飛的海戰中無畏向前,船身已經多次中彈,發生嚴重傾斜,不堪重負,最終被魚雷擊中,全艦將士不幸遇難。用語言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深刻理解歷史厚重的文化。
(二)利用圖片和實物進行教學情境創設
利用圖片與實物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比語言烘托更進一步較為直觀的方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通過圖片與實物讓學生有真實的感受,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圖片和實物中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變幻,老師在引入圖片和實物時可以根據歷史教材的內容來選擇,構建直觀的歷史氛圍,強化學生的直觀感受,例如在教授學生《中華民族的起源》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學生下載書本上沒有的圖片,并且圖片中包含寓意深刻的故事情節,可以下載周冬雨在《國家寶藏》中作為玉琮國寶守護人的圖片,加深學生的感受,然后再把課本上的知識與圖片聯系起來,在學生的腦海中印下深刻的印象,輔助提高學生記憶力,達到提升學生成績的目的。
(三)利用視頻資源進行教學情境創設
利用視頻資源創設歷史教學情境是相比于利用語言烘托、圖片和實物更為直觀的方式。豐富的資源為老師收集材料提供了便利。現階段來說學校為學生的配備的多媒體設備已經趨向完善,歷史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為學生收集寓意深刻且與課本知識相關聯的視頻資源,增加學生的歷史感悟。例如在給學生教授我國解放戰爭的知識時,老師可以下載影片,截取教育意義深刻且畫面感震撼或有深意或有趣的片段,增加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讓學生對歷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學習歷史知識。
二、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一)以課本教材為依據運用情境教學
不管是運用語言烘托、圖片實物、視頻資源都要以教材為依據,選取與教材聯系緊密的資源創設歷史情境,實現情境與教學任務的和諧統一,加深學生記憶,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在以教材為依據的基礎上要用創新視角引入,要符合學生的性格特征,最終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領悟教材知識主要脈絡,掌握教學目標的完整知識。例如在講授《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時,為學生收集有關孫中山生平的事跡,搜集圖片、視頻信息等。找到人物與《辛丑條約》緊密聯系的資源信息,為學生創設真實且感觸深厚的歷史情境,從側面輔助學生掌握教材知識。
(二)情境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創設歷史情境要著重考慮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生融入歷史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老師重視學生主體性的表現,激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自主思考,自主增加知識的儲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熱情主動的參與到歷史課堂中,可以通過激發學生質疑思維,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的方式,循序漸進讓學生掌握教學目標的知識。從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角度出發,可以注重培養學生憎恨分明的主觀意識形態,學生通過歷史情境了解歷史故事的來龍去脈,對故事情節會有內心不同的看法,這時要實現在學生思維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從歷史人物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準則。例如老師在教授“重慶談判”的知識內容時,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對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前去談判作出學生主體意見的決定。學生的深入探究思考,加深學生對于“重慶談判”歷史知識的體會。
(三)重視情境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情境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老師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起到積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學中要重視情境創設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促進歷史情境引入發揮更好的效果,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能夠緩解學生上課的煩悶情緒,積極融入到教學氛圍中。例如通過課外活動引入課內教學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編排歷史小話劇,采用新聞報道、評書的方式進行,老師引導學生積極選擇符合歷史情境的道具,師生積極參與演出,學生與老師積極的互動,促進學生對歷史厚重文化背景的感悟,強化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思考意識。促進師生之間交流的方式還可以采用組織歷史遺跡參觀活動,師生同行參觀歷史遺跡,老師為學生詳細講述遺跡故事。豐富學校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結論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與運用,要注意結合課本知識,通過語言、圖片、視頻、實物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歷史情境,增加學生對歷史深厚底蘊的感悟,在運用過程中要注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樹立正確的歷史思想觀念,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師生距離,使得歷史教育發揮重要作用,使得學生掌握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高紹梅.論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和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02):30.
[2]趙映清.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