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紅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階段,可以說這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對于他們將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近幾年,隨著我國新課改在全國范圍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順應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激發了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想象和創造力。可是問題情境達到的效果不同,是否有效取決于老師的創設,所以,本文主要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設;問題情境;策略
面對小學生數學科目教學當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加具體、更加客觀的感受到數學的有關概念,因為設置的有效問題情境符合學生當前的認識水準,非常有利于教學,學生參加到問題情境的流程中,老師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知道,這樣幫助學生喜歡去探索有關的知識,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合作和相互幫助答疑解惑,從而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顯示出數學的科學意義。
一、小學數學在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概述
1.在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中,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水平有待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老師在創設有效問題的情境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創設不到位、重點不詳細的困難,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當中沒有專業的素養能力水準,自身的專業素養能力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老師的自身數學知識能力有限,就是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對小學數學教學重點難點把握不住,導致老師無法準確、有效的創設問題情境。其次,老師教學數學方面沒有豐富經驗,沒有真正的了解學生,從而導致老師數學教學知識輸出效率低導致問題情境的創設效率低。
2.形式化嚴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教學形式,從而設計數學教學模式非常草率,實際的數學教學當中,老師沒有和學生課堂溝通交流,講課的時候對知識重點難點都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講述,僅僅表面跟學生講課,實際就是空口講課,沒有太多的舉例,學生無法了解,讓學生在課堂中無法知識。
3.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小學情境教學的主要方式過于僵化,沒有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具體教學計劃。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在小學各年齡都不同,思維不同,對感興趣的問題的也是不同的,如果使用統的方法,就會出現不符合教學習慣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的轉變和理想有非常大的距離,直接對小學數學教學有影響。此外,所有的“拿來主義”本身不尊重個體差異,對小學數學當中有非常多的差異是不符合的,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課堂教學和傳統的教學實際上并沒有多么大的改變,在課堂上缺乏興趣。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1.提高教師的數學專業素養。第一,老師要對自己的數學知識專業能力水平提升,擴展自身的數學知識容量,是作為老師提高自身數學專業教學素養的前提。第二,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和教師知識輸出能力,也可以提高老師的專業教學素養。這個方面中,老師不能夠被動的在教學中獲取經驗,而是要主動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積極和學生溝通交流,和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提升教學的能力,幫助自身快速的定位問題情境的設置趨勢,提高創設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有效性。
2.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對數學學習來說,不是書本中單純的具體公式的學習,將學習數學當做是日常生活當中的算數手段。伴隨著數學學習難度的不斷提高,學生從基礎開始學習,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了解,同時講課的時候要舉例,多和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聯系,幫助學生理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積累學習經驗,未來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使用數學方式解決,利用這些問題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提高數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創設有針對性問題情境。老師要認真對教材進行鉆研,歸納教學重點,對知識的核心關鍵點進行問題提出。根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問題提出,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知識有關的題目類型,幫助學生對數學模型進行有關的解答使用。進行數學預算的過程中,注意加減法則,指引學生自己創設問題情境,計算抽象公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真正的投入到里面,第一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老師按照學生當前的生活實際,對目前所有事物讓學生產生聯想,有目標的進行了解,進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逐漸了解,獲得數學知識的真實內涵。
4.運用生活實例,把數學融入生活。當所學知識能流暢的運用于生活當中,知識點會記憶的更深,學習成果也會更好。例如:傳統的放水、儲水問題,可以說是我們小學數學的一道經典題目,然而大家卻幾乎都是嗤之以鼻,“為什么我非得一邊放一邊儲呢?現實生活根本用不到啊。”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應當轉換問題情境,運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比如:“手機一邊充電、一邊玩兒,多久才能充滿?”這樣運動到具體的生活中,就會引起大家學習思考了。
5.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加知識的相互關聯。學生掌握新舊知識的過程中出現了斷層的現象,因此情境教學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情境復習的方式,關注知識的連續性,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復習舊知識,充分掌握基礎數學知識,保證數學學習連貫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依靠歷史知識,學習新知識,新舊知識銜接。比如,學習分數性質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舊知識的回顧,根據原來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推到分數性質,老師作為指導者,同時增強使用多媒體技術,將計算和距離問題利用動畫展現出現,將抽象思維變得具體,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創設的有效問題情境模式的教學方式,在教育實踐基礎上的更新換代,綜合小學生心理健康、哲學教育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也提高了教學品質,幫助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同時教學當中使用情境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關注細節。
參考文獻
[1]曾碧珍.巧妙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5(02).
[2]林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好家長,2014(48).
[3]張玉喜.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合理創設生活情境[J].新課程(中),2011(06).
[4]張志宏.創設問題情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