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利軍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基礎的素質教育課程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的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為一線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體育這門科目是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發展的唯一課程,教授體育知識的教師對培養學生體育素養負有重要的責任,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驕傲和自豪,也應該對自身的教學進行不斷思考和分析,以期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多彩的體育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體育見識,豐富學生的體育經驗。體育課程訓練的就是學生的體育素養,是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體育發展而存在的一門課程。每一項體育運動,都離不開力量和技術的展現,下面筆者就在此對中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育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技術;體能
1體育技術學習
1.1體育技術學習現狀
目前,各學科都還存在著沿襲傳統教學的模式,教師教什么內容,學生就必須學習什么內容。教師的教學內容可能更貼近于學校的教學目標,并不是能使學生在學習成長中得到快樂。被動接收知識的學生會對教師固守、嚴格地進行枯燥、乏味的教學感到厭惡,而教師也是對基本內容緊抓不休,學生不能感知到體育技術學習帶來的快樂,進而也就喪失了對體育課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逃離體育課,而自己獨自進行體育鍛煉。
1.2改善學生體育技術的教學
現在學生的體育教學課程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不僅表現為學校制訂的課程內容不能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表現在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缺乏新意等。改善體育技術的教學活動是解決教師和學生教學矛盾的必經途徑。學校要積極接受教師的教學反饋,了解并改善教學大綱中的問題,不斷完善教學大綱內容,切實站在學生角度來考慮學生的需求。教師應主動參加學習,擺脫落后、刻板的教學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體質特點,不能像之前那樣將自己認為合理的體育技術強加給學生,而是應適當地引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如果學生出現心不在焉的情況,沒有達到預定的學習效果,教師就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嘗試每一項體育活動,在實踐中獲得體育帶來的歡樂.
2提高學生體能發展的方式
2.1改革體育教學,增加基礎體能課程
高等院校的體育課已經迫切需要開拓一個嶄新的局面,擯棄過去忽略學生興趣愛好的做法,重要的是體現以學生興趣愛好為中心,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方式和課程設計方面都能得到不斷提升。這樣的教學才是符合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需要。改革體育教學的基點應放在學生基礎體能訓練上,特別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經歷了升學壓力大、學習負擔重、缺乏鍛煉的中學階段,剛進入大學的他們,體質比較差,特別需要進行基礎體能課程的訓練。大學基礎訓練課程以全面發展學生體能為目標,確保學生每一堂課中的運動量,注重培養學生的鍛煉興趣。這樣發展下來,可以使大一的學生體能素質得到提高,為以后體育技術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2鼓勵課外鍛煉,開設體能測試
大學課程中,安排給體育課的課時非常有限,教師在課堂上只能教給學生運動鍛煉的方式方法。但是,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學生每天都應參加運動,這就要求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外的鍛煉中,培養體育鍛煉的愛好,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大學校園開展的體育活動以培養學生體育知識和體能發展為目標,多根據學生的興趣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游戲活動,彌補課堂教學鍛煉時間的不足,讓學生在鍛煉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鍛煉。課外鍛煉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體育設施,增強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多關注學生偏好哪些運動項目、需要提升學生哪方面的素質,以改善體育課的鍛煉氛圍和教學質量。為了檢測學生的自覺鍛煉情況,在課外鍛煉中定時進行體能測試,監督、激勵學生要保持每天鍛煉
3中學生體育學習的建議
3.1課堂活動訓練體能
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就是體能,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體育學習體驗。教師應在自身的課堂上通過多種運動使學生的體能得到訓練,使學生的體能得以在訓練之中有所提高。常見的體能訓練包括高抬腿、蛙跳、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這些活動能夠使學生相關部位的肌肉得以訓練,使學生能夠在肌肉的支撐之下獲得更多力量,進而使學生的體能得以提高。當然,體能的提高并不能夠僅僅依靠力量的訓練,教師還應注意學生日常所攝入的營養是否足以支撐學生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體育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將能夠對學生進行營養補充的食物進行推薦,從而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提高學生的體能做充分準備。
3.2課堂教學強調技術
除了學生的體能,體育課堂上教師還應對學生技術訓練予以重視,敦促學生在重視體能訓練的同時不要對體育的技術訓練有所忽視。由于不同的運動項目具有不同的體育技術,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掌握水平偏低的運動項目進行多次、精準的訓練,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規范的體育技術。
3.3課堂練習重視結合
學會了的知識不一定能夠掌握,掌握了的知識不一定能夠運用。對于學生體能和體育技術的教學,并不能夠僅僅停留在教會學生,而應教到讓他們能夠教授其他學生的程度,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將體能與體育技術相結合,從而更加具有實質性的提高學生體育素養,使自身的教學更具成效。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應將中學生的體育素養提到開展工作所關注的重點上,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體育發展予以高度重視,發現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問題,并通過深入分析和思考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再通過自身的教學切實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的體育素養能夠得到實質性提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宋永文.體能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拳擊與格斗,2016,45.
[2]溫俊,楊宇明.談中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