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寶振
摘要:道路橋梁是我國經濟傳輸的命脈,也是人們日常出行重要的基礎保障。近年來,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發展迅速,也正是應了“要致富、先修路”的話題,但是,道路橋梁的建設在這一蒸蒸日上的經濟運輸形勢下卻也埋藏著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一旦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出現問題,將會是經濟運輸和人們出行最大的阻礙。本文圍繞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和施工處理技術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路橋工程;裂縫病害;施工設計;質量管理
引言
路橋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關乎人們生產生活質量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然而,隨著路橋工程規模的擴大,施工標準和要求也愈發嚴格,路橋工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病害,嚴重影響了其使用性能的發揮,甚至很可能因病害問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和處理路橋工程中的病害值得深入探究。
1 路橋工程中常見病害
1.1 裂縫病害
裂縫是路橋工程施工或者后續使用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其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抗拉能力比較差,稍加拉應力就可能會引發裂縫問題。根據裂縫成因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成溫度裂縫和應力裂縫等;根據力學角度,可以將裂縫劃分成剪切裂縫、彎曲裂縫、承壓縫和次裂縫等;從結構承載力角度來講,可以將其分成結構裂縫和非結構裂縫。比如,針對路橋工程的溫度裂縫而言,其主要是因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內外存在過大溫差而使混凝土所受溫度應力超過其本身抗拉強度所引發的裂縫。另外,如果在行車的過程中存在超載或者急剎車問題,就很容易使路面出現磨損或者擠壓問題,那么就可能引發裂縫問題。
1.2 剝蝕病害
剝蝕病害主要是破壞路橋工程外觀,具體表現為路橋工程表面會存在剝落、蜂窩麻面和起皮等病害。如果實際的路橋工程出現上述這些病害,那么就可能減小構件截面面積,同時其所受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加之空氣等各種有害物質的相互作用而引發嚴重的侵蝕質量病害。從該種病害成因角度來講,可以將剝蝕病害劃分成三種類型的剝蝕破壞,即:水質侵蝕、凍融剝蝕和風化剝蝕。
1.3 鋼筋銹蝕
在路橋工程中,鋼筋銹蝕也是常見的一種病害,其會對路橋工程質量產生損壞。如果鋼筋存在銹蝕問題,那么就會出現膨脹問題,致使混凝土在過大壓力作用下而出現開裂問題。如果相應的膨脹應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強度,那么就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影響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甚至可能會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1.4 地基沉降
在軟土地基等某些特殊地質條件下進行路橋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如果沒有對施工現場地質條件進行合理處理,實際的承載性能低于規定的施工要求,那么就很容易使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進而會對路橋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橋體下滑或者橋面斷裂等均是因地基沉降所引發的路橋工程質量病害的具體表現,實際的施工應用中需要加以重視。
2 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處理技術分析
2.1 裂縫修補技術
裂縫修補技術是專門針對道路橋梁鋪裝層的裂縫現象提出的一種施工技術,具體來說裂縫修補技術可分為表面修補、裂縫填充、裂縫灌漿等多種方法,具體方法的選擇要依據表面裂縫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本節主要介紹表面修補技術。表面修補技術:這種方法適用于表面裂縫較淺的情況,其裂縫的寬度在0.2cm以下的情況。具體方法是,采用環氧膠泥或是水泥漿每隔5分鐘便對路面裂縫涂抹一次,使涂抹的厚度達到1mm以后,再對其表面涂抹油漆或是瀝青,以作防腐保護,最后采用玻璃纖維布覆蓋表面,防止表面再次受外界環境的破壞影響。
2.2 裂縫填充技術
這種修補技術相對于裂縫修補技術來說,更具有加固的作用,適用于裂縫較寬,裂縫現象較嚴重的情況。具體方法是,在路面的裂縫處進行縱深方向的挖槽,在槽位里邊采用水泥漿和環氧樹脂膠按照一定比例的調配之后填充到路面的裂縫中,由于環氧樹脂膠的性能較為穩定,其與水泥漿進行一定比例的調配后,性能穩固,對表面裂縫的修補更能起到穩固的作用。此外,在填充的工程材料中,還可添加一些防水性能較好的橡膠材料,這樣更能使得裂縫在雨水天氣時所受的影響較小。
2.3 鋼筋銹蝕問題的處理
鋼筋作為道路橋梁承重系統的中心環節,之所以會出現銹蝕現象,主要是失去了混凝土的保護作用。作為主要的承重構建,鋼筋一旦失去了混凝土這層保護層,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氣或是腐蝕性因素的影響,進而使得鋼結構的硬力和韌性降低。為此,在處理鋼筋銹蝕問題時,首先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工作,對鋼筋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具體可行的辦法可采用增加混凝土厚度的方式來加強對鋼筋的保護,可在混凝土的表面涂刷覆蓋層、封閉層、砂漿層等一系列的保護層來加強保護,或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初期階段,可通過改變施工材料配比的方式來加強混凝土的密度,通過摻雜一些礦渣、煤灰粉等來增強混凝土的防滲透性。此外,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務必要控制好混凝土施工的問題,防止后期混凝土產生裂縫。這些都可加強混凝土的牢固性,以使其很好地起到保護鋼筋結構的作用。
2.4 加強日常維護工作
道路橋梁工程的一些常見病害問題的發生,除與前期的施工技術緊密相關外,與后期的道路日常維護工作也有著直接的關系。首先是在道路橋梁工程初步完工后,要聯合交通部門對道路工程進行交通管制,防止車輛對初步完工的道路產生碾壓而損壞道路的路面結構;其次是施工方要在初步完工的道路上進行抗震、裂紋等一系列的試驗測試,也是對各項承載能力的質量測試,若是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任何一項指標不符合要求,則要立即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對問題環節進行整改治理;最后是根據道路的承載能力,施工方要表明路面的承載,禁止一些超重違規的超量進入。
3 結束語
裂縫、破損以及鋼筋銹蝕等是路橋工程中常見的病害,其成因錯綜復雜,施工管理難度比較大。為了有效地防范各種施工病害,必須要注意加強施工管理力度,同時還要做好各種病害的防護管理工作,以便有效防范施工病害,確保路橋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倫軍.探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四川水泥,2017,(02):20.
[2]李金威.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及施工處理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141-142.
[3]胡云龍.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