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是景色宜人的旅游勝地,也成為影視拍攝和制作產業的重要外景地。作為南半球的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新西蘭是中國影視文化的重要傳播陣地。近年來,中國與新西蘭文化交流蓬勃發展,在影視制作、宣傳推廣和市場開拓等層面都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和新特點,中國影視節目在新西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深受各界好評。中新影視交流與合作促進了新西蘭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認同,也激發了中國人對新西蘭人文景色的向往和憧憬,使中國影視之花在南半球絢麗綻放,并推動了亞太地區影視產業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中國電影得以在新西蘭主流商業影院密集上映,不得不提及華獅公司的商業運行。華獅電影發行公司(China Lion)成立于2010年10月,致力于在海外地區同步上映優秀的華語電影。公司總部設立于美國加州洛杉磯,目前有北美華獅和澳洲華獅兩個分部,在奧克蘭設有分支機構。2011年10月31日,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博納影業集團共同參股北美華獅電影發行公司,進一步推進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同步上映。秉承“服務海外華人,傳播中國文化”的理念,華獅可能是當前唯一專門從事海外市場華語片發行的中國公司。華獅海外發行的成功策略在于,與當地的成熟主流院線進行獨家合作。在新西蘭,華獅與Event影院合作,成為華語影片的獨家供片方。比較特別的是,華獅公司致力做到“中國電影﹒普天同映”,這是國產商業電影此前在海外院線極少有過的待遇。2016年大年初一,《三打白骨精》在國內上映的同時,還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步上映,同期上映的還有電影《唐人街探案》。華獅歷年海外華語片的發行數量從2010年的2部激增到2015年的20部,目前基本保持每個月上映2至3部國產電影。在影片的選擇上,更多強調的是商業電影,而非單純地利用“藝術片參展”等形式推廣國產影片,如近期在奧克蘭Event影院播出的中國電影有《戰狼2》《紅海行動》等一批國內票房口碑佳片。華獅在中國電影海外傳播的模式和實踐中主要有三點可借鑒之處:一是可持續的中國電影的輸出放映在逐步培養海外市場對中國影片的觀影習慣,尤其是對更新鮮、更現代的中國題材電影的興趣;二是建設中國電影的“國際發行體系”,中國企業直接參與和投入電影海外發行渠道,搭建起中國電影國際傳播平臺;三是對中國電影的制作方而言,在影片籌備之初就應具備國際化制片和布局意識,更有利于中國電影走出去。
自1998年以來,中國與新西蘭兩國之間就開始互辦電影節,中國是新西蘭唯一長期與之互辦電影節的國家。在中國與新西蘭隔年互辦電影節的機制推動以及電影節的重點宣傳推廣下,一批最新的展現中國社會風貌、風格迥異的票房和口碑大片以全面鋪陳、密集傳播的方式展現給海外受眾。2018年4月17日,第九屆中國新西蘭電影節在北京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隆重開幕,并將在北京、鄂爾多斯、成都三地展映影片。2017年11月,第十屆新西蘭中國電影節在惠靈頓、奧克蘭和克萊斯特徹奇舉辦,其中參展的影片包括《湄公河行動》《大唐玄奘》《路邊野餐》和《建軍大業》等,或是票房大片,或是小成本口碑爆款,題材各異,真實全面地向新西蘭受眾傳遞了“中國印象”。近年來,在現代潮流影片打造的光影世界中,中新兩國各具千秋的民生百態和文化底蘊得以相互鑒賞。中國、新西蘭電影節的成功持續舉辦,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具體實踐,為中新影視的發展提供機遇和動力,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銀幕體現。
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Natural History New Zealand,簡稱NHNZ),是世界一流的紀實類娛樂節目和高品質紀錄片制作公司,總部位于新西蘭但尼丁。2016年,中央電視臺與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此之前,雙方已有長達十年的合作關系。許多受好評的中國題材或中國元素紀錄片,都有NHNZ的身影參與其中。如由中央電視臺、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動物星球頻道、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聯合攝制的《野性的終結》,獲得艾美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至今,這部姚明擔任節目主持人的環保題材紀錄片的大幅海報仍掛在NHNZ的主頁并占據最大版面。2013年12月,五洲傳播中心與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十多年前開始合作,拍攝了30多小時的中國主題電視紀錄片,傳播到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B瞰中國》以全新空中視角縱覽中國大江南北和生動人文的紀錄片,是由五洲傳播中心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聯合攝制的,該片引發上億的網絡點擊,并斬獲國內外各項大獎。新西蘭動畫片領域國寶級公司Huhu Studios, 擁有世界水準的影視動畫生產管理體系和核心動畫制作管理技術。2017年,Huhu Studios入駐位于順義天竺綜合保稅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此前雖然也有大牌外資影視公司進入中國,但其核心的創意研發依然在海外,來華更像是“貼標簽”,以避開引進片分賬的壁壘,而“Huhu 中國”將把八成以上的動畫制作環節安排在華完成。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帶來了美國迪士尼在亞洲唯一授權的“渲染農場”,即“分布式并行集群計算系統”,用于大型動畫各種特效制作??梢哉f,中國與新西蘭影視業界的縱深合作,使中國文化元素IP從開發初始就能吸引海外受眾的目光,借力國際影視制作平臺,拓寬海外版權發行渠道,帶動國際影視行業的“朋友圈”聚焦中國,形成創意、制作和發行的影視產業生態鏈。
中新影視業界深度合作的代表之作是《野性的終結》(英文名:The End of the Wild
),是一部有關非洲珍稀動物保護的紀錄片,該片的總導演是來自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的Judith Curran。這部兩集紀錄片于2014年8月11日在中央電視臺記錄頻道首播,后被多次重播,其典型意義在于用國際表達的方式傳播中國元素。國際表達是指站在國際受眾的角度,以他們能夠理解并引起共鳴的內容,傳達符合文化共性的內涵,是國際受眾最能理解、認同和接受的傳播方式。具有簡潔性、可接受性、趣味性、共鳴性、共通性、人性化等特征的國際表達,有助于提高中國文化在國際社會的認可程度。從內容看,該片講述的并非徹頭徹尾的中國故事,紀錄片的主要拍攝地在非洲,是關于非洲大象和犀牛偷獵和保護現狀的故事,但中國元素由始至終地貫穿整部紀錄片。該片選擇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題材——自然環保類,非常切合當下全球觀眾對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以及人類生存環境惡化與保護等問題的關注點。片中,肯尼亞當地桑布魯人把大象視為人類,認為自己是大象的后代。每當一頭大象死去,他們會對它的頭骨舉行祭祀儀式,將自己與大象的命運結合在一起。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環保的意識和傳統,如《淮南子·難一》:“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中國古代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意識與現今全球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片中提到非洲兩種標志性動物,即大象和犀牛,瀕危的原因在于瘋狂的盜獵,尤其是來自亞洲的需求。在中國,一天能查獲兩批走私象牙。片中,中國公開銷毀非法象牙制品,獲得了國際媒體的關注。該片沒有回避中國對珍稀動物制品的需求,但更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表達了中國的擔當,向海外觀眾傳遞了一個積極、負責任、文明的國家形象。該片獲得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姚明擔任該片的主持人,并全程參與每一個場景拍攝。姚明是全球知名的籃球運動員,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旗手,他是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他也是第一位中國NBA狀元秀,在美國和全球都具有非常高的人氣。其實,在他仍是籃球運動員時,姚明就與野生動物保護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應美國野生救援協會之邀,向世人揭示魚翅行業背后的真相?!皼]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币γ骺谥羞@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公益廣告語,使中國的魚翅需求量下降了50%~70%。國際紀錄片通常會邀請一些知名或專業人士來擔任主持人,如BBC的紀錄片主持人,很多是著名專家、教授或學者,他們的出鏡講解能使紀錄片表達地更專業和客觀。在該片中,背景講解語為中文,受益于在NBA的球員經歷,姚明使用英語與當地居民及國際動物保護人士進行直接對話,無障礙的語言溝通也使海外觀眾更能理解故事講述和理念表達。片中,姚明來到遙遠的肯尼亞村莊,他作為籃球巨星的名氣也傳到了這個部落,并和青少年們一起打籃球。對作為大象保護者的姚明,部落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命名他為桑布魯部落勇士以及大象保護者。紀錄片的最后部分是,姚明在倫敦與英國威廉王子及著名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一起拍攝宣傳片,向全世界傳遞信息,制止源頭消費,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保護與動物息息相關的村落與村民。這部紀錄片以動物保護這一全球性話題入手,達成與海外觀眾的共同話語空間,借姚明這個具有全球認知度的中國符號之口講述故事,與新西蘭等國際紀錄片制作團隊合作,用“潤物細無聲”的手法,表達中國在全球環保事業中的努力和擔當,可以說做到了具有“中國范”的國際表達。
近年來,中國政府與社會各界都積極推進中國影視節目在新西蘭的傳播與交流,呈現“官民并舉,多方參與”的良好態勢。2005年8月15日,兩國在惠靈頓簽訂《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與新西蘭文化與遺產部的合作安排》,擴大和實施有利于兩國電影產業和文化經濟交流發展的電影合作拍攝,此類交流將有助于促進兩國間的關系。2008年4月7日,中國與新西蘭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根據其框架下服務領域的自由貿易,促進兩國在電影領域的合作。2010年7月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天于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揭開了兩國在電影合作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的新篇章。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新西蘭進行國事訪問,掀起了兩國在包括影視等諸多層面深度合作的新高潮。中新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并取得了以下關于影視合作方面的成果:2014年11月20日,在惠靈頓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新西蘭政府關于合作制作電視片的協議》;新西蘭電影委員會宣布設立100萬新元的基金用于雙方電影合拍投資。2017年3月27日,新西蘭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成為首個簽署相關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南太平洋支點,新西蘭對“一帶一路”倡議一直態度積極,認為其將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聯系在一起,各國可以共享資源。2017年,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在提出“新時代”各項發展目標之際,也要求強化國際傳播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影響力。影視是國際傳播的重要載體,能給受眾帶來最直觀的視聽沖擊,影視傳播水平的提升關乎國際傳播能力的發展,能直接為中國國際形象的構建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中國影視在新西蘭的傳播,不僅得到了中國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也獲得了新西蘭各方的積極響應。作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政府間電影、電視合作拍攝協議的國家,影視制作業是新西蘭重要產業之一,景色迷人的拍攝地和先進的電影后期制作技術使新西蘭成為主要的國際合作影視拍攝地,由此帶來的豐厚外資投入也使本土影視以及旅游、酒店、餐飲等相關產業收益良多?!吨腑h王》三部曲、《霍比特人》系列、《垂直極限》、《納尼亞傳奇》等電影,帶領觀眾領略了新西蘭的冰川高山、原始森林、遼闊平原和清澈湖泊,也為新西蘭帶來巨大的旅游收入。根據新西蘭政府的統計,18%的游客表示選擇來新西蘭是受到電影《指環王》的影響。2014 年至今,電影產業為新西蘭創造了2.47萬個崗位,帶動 1.4萬人次就業,每年給新西蘭帶來33 億新西蘭元收入。為吸引更多的國際影視團隊來新西蘭拍攝和進行后期制作,進一步推動影視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新西蘭政府對在新西蘭境內拍攝和制作影視作品實施了新的優惠政策,即“大成本影視制作補貼政策”,大幅降低返現補貼門檻,加大優惠力度。從2013年起,任何在新西蘭制作且制作成本達到400萬新元的電影,可享受新西蘭政府提供的相當于制作成本15%的返現補貼;單個影視作品如在新西蘭進行后期數字特效制作成本達100萬新元,亦可享受15%的返現;如果電影制作總成本超過2億新元,將額外追加15%返現補貼,單部影片補貼上限為9.75億新元。獨特的自然資源、專業的影視后期制作技術以及新西蘭政府對影視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諸多的利好條件使新西蘭成為中國影視海外傳播的沃土。
中國和新西蘭近年關系發展迅速,勢頭良好。中國是新西蘭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也是游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在此背景下,新西蘭掀起了“中國熱”。開始于2014年5 月的新西蘭“中文周”,是第一個由西方國家國會批準開展的全國性中文推廣活動。目前,新西蘭有3所孔子學院,其中奧克蘭孔子學院下設12所孔子課堂覆蓋34所中小學,為近150所中小學提供漢語課程項目。新西蘭還有眾多的華人華僑同鄉會或社團等民間組織。這些組織在各類活動或節日慶典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傳播一些具有中國元素的影像視頻,客觀上加深了海外受眾對中國影視的認識和理解。此外,學界對中國影視在新西蘭的傳播起了系統梳理的作用。在奧克蘭大學傳媒與傳播系,常年開設《香港銀幕》《功夫電影》和《中國類型片》等相關中國影視課程,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傳播了中國影視和中國文化。目前在新西蘭,各方合力合作,借中新關系良好發展之勢,多線多面發揮整合傳播效應,使中國影視在新西蘭傳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中新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深化發展以及文化交流持續繁榮向前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影視在新西蘭的傳播不斷被注入新的活力,其傳播呈現“多方參與、多點發力、多線并行”的新現象。中國影視制作和傳播得到兩國政府、業界、學界、社會機構和民間組織的多方合力推動,影視故事內容講述注重中國故事的國際敘述、中國觀點的國際表達,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有助于海外觀眾認識現代的、具有全球責任意識的中國。當然,還有些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如中國影視海外傳播如何從海外華人圈擴散至更廣泛的受眾、海外發行渠道如何實現真正的盈利以及國際影視合作在拍攝手法、故事講述和傳播渠道等層面的進一步加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