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劉 璇 王娟娟/吉安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提出,英語課程“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在如今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依然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高職人才的培養要求,更無法激發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采用信息化教學是必然之勢。
近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現了重大變革與發展。英語課程是高職教育教學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其教學應該踐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理念,重點提升學生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但在當前我國高職英語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第二,教學模式和方法落后,導致學生參與性低;第三,教學理念先進性與創新性不足,與時代需求脫節;第四,教學基礎設施相對貧乏和師資隊伍水平不齊。
信息化教學設計具體可分為課前準備,課堂實施和課后提升三個階段。現以本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的《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中第四單元《Hotel service:How to check in at a hotel 》為例,在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和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從提高他們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出發,探討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實例。課前準備:發布資源,預設活動,具體分為三個活動:第一,學生查看藍墨云班課里的學習任務單內容,明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第二,學生觀看“Reception and check in”視頻內容,了解酒店入住步驟;第三,學習與酒店入住相關的核心詞匯、短語表達,借助有道詞典在線工具輔助拼讀。然后,全班學生以語音的形式推送至藍墨云班課,并相互點贊,教師根據點贊人數給予相應經驗值。
課堂實施:分級教學,層層推進,具體分為三個任務:第一,教師準備與主題相關的七個關鍵詞,學生以小組形式抽簽確定本組的關鍵詞,教師在藍墨云班課里創建“小組任務”活動,評價方式選擇“學生互評”,根據小組提交的時間長短分別加4-7個經驗值。學生借助百度百科在線工具完成任務后,每組派一名成員講解知識點,其他組成員評分并在評論區給予相關知識點的補充。最后教師對每組成員進行評分和評價;第二,教師在課堂上再次播放視頻中的情景對話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出酒店入住步驟。之后在藍墨云班課里創建“選人”活動,采取“搖一搖”隨機選人的形式讓學生分別寫下酒店入住步驟的相關句型;第三,教師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兩個子任務實現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子任務一:視聽訓練。采用與本教材配套的影視教學資源互動版當中的第四單元“We’re switching rooms”視頻片段。學生補全視頻中出現的空白內容,為了給課堂氛圍加點料,在這一環節采用”搶答”形式發起活動,學生躍躍欲試。子任務二:會話模擬。教師設置兩個場景,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自由選擇,在課堂上情境再現。最后小組之間互相點評,教師作總結歸納。
課后提升:鞏固提升,優化強化,具體包括兩個活動:第一,教師課后要求學生進行情景再現,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場地拍攝生活化的視頻,教師將視頻上傳至藍墨云班課并發起“投票”。最后讓學生選出最佳組合;第二,學生利用手機下載英語趣配音app,找到與酒店服務相關主題內容進行配音。學生以視頻形式提交一份原音音頻以及自己的配音音頻。教師將學生的配音視頻上傳藍墨云班課供大家分享,發起“投票”活動選出班上的最佳配音小能手并為學生加上相應的經驗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優點: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英語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突破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此外,運用藍墨云班課,有道詞典,微課等多種信息化資源,讓手機進入課堂,教師可以全程監控并記錄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的表現,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不足:從教師方面來看,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掌控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現實卻是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因自身教學與科研壓力繁重,疲于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即使有心學習,但學校教室硬件設備不夠完善,導致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很少切實使用信息技術;從學生方面來看,有些學生存在自制力差的問題,無法做到在課堂上真正使用手機來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影響學習成效。
總而言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是充分實踐翻轉課堂理念的理念,優化了英語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于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教師應該結合其它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真正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