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警警官學院基礎部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今山東章丘人,是我國南宋時期的著名女詞人,其詞風格獨特,卓然自成一派,代表了宋代婉約詞派的高峰。李清照在詩詞創造領域有著巨大成就,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女性作家中最璀璨的巨星。
李清照的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被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稱為“易安體”。她以女性獨有的細膩與柔婉被當時的文人推為“婉約之宗”,成為婉約詞派的巔峰作家之一,作品當中所表現的藝術特色也倍受推崇。
李清照進行文學創作前充分考慮到讀者是否能夠讀懂,這直接導致了易安詞語言樸實無華、明白如話的特點,她用淺顯的語言表達深厚的感情,讀者一讀便懂,還比較容易接受,故而更容易被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所感動,她的詞之語言既明白如話,又不失高雅,讓人讀之便有流暢自如的感覺,這也是李清照的作品被無數人追捧的原因之一。
這在她的作品《如夢令》表現得很具體。“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中刻畫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狂風驟雨的夜晚,詞人心血如潮,久久不能入睡,于是借酒消愁,一醉直到天光大亮,迷迷糊糊醒來時卻擔心起了院子里的海棠花昨夜是否遭殃了,于是向侍女詢問,侍女告訴她海棠花一點也沒變。李清照追問海棠花的狀況,其實是在追問自己的歲月年華,“綠肥紅瘦”四個字強烈表現了李清照感嘆紅顏易老,青春易逝的心情,感慨時光流逝的憂愁。李清照在這里所表現出來的感情其實與前者已經有所不同了,前者表現出來的是一個沉浸在對生活的無限熱愛當中的李清照,而此時的她卻帶著一些憂傷了,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一個處于二八年華的少女所獨有的細膩感情的表現,她為花而醉酒,為花而感傷,其實是在思慮自己的青春流逝罷了。
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表達了她心目中最完美、最純粹的詞的特點之一就是音律協和。詞作為一種音樂文學,應當盡可能去遵守音律,做到“詞”與“歌”的協和。李清照在創作中,她都努力去實現她的這個觀點,因而她的詞音律和諧,適于讀者欣賞。時至今日,李清照的許多作品都能被改編成歌曲,如《一剪梅》,足以證明易安詞的音律協和之美。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許多意象,她也常常借這些意象喻指人或人的特征,當然,這種寫作手法自古有之,非李清照所獨有,但在封建男權社會里,李清照能以一個女性的身份公然對前代文人墨客評評點點,可謂“膽大妄為”,而且,她還撰寫了《詞論》,對文壇前輩乃至一些大文學家大膽評論并指出他們的缺點錯誤,提出了“詞別是一家”之說,正式宣布了詞的獨立地位,提出了以協音律,重典雅為評詞的標準,她認為詞之為詞,必然有它區別于詩文的文體特點,而前輩詞人所作之詞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鮮明的詞之為詞的特點,她不顧外人的強烈反感,不遺余力地捍衛自己的觀點,大有惟我獨尊的豪慨,這充分體現了李清照內心當中強烈的女性意識。
李清照被人推為婉約之宗,主要是因為她的詞雖歸屬于婉約詞,但她開創了婉約詞的新紀元。在她之前,婉約詞的風格大體被定義為含蓄婉轉,纏綿悱惻,由于她個性中剛強堅毅的特性,因而我們能在她的許多作品中看到柔中帶剛的婉約詞,她筆下的女性形象不再只是終日以淚洗面的弱女子形象,而是多情卻充滿朝氣,纏綿卻充滿陽光女性形象,在傳統女性的個性基礎上,多了一點大丈夫氣概,柔婉的主格調中增添一些剛健的氣息,使得婉約詞不再柔弱,別具一種清新的面貌,超過了許多同時代的男性作家。
她的詞既有女子的細膩和賢淑,又有男子的堅韌和剛毅,筆力橫放、鋪敘渾成,對后世的愛國作家陸游、辛棄疾等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她的《漁家傲》開頭中寫到:“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描寫了天接著云濤,波浪般滾動,星河像是要翻滾,白云如千萬艘云帆在天空舞動。極具浪漫色彩。“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或以天人自況,或將自己比作展翅高飛的大鵬鳥,描寫了穿越云霧,橫渡銀河,聽聞天語,居住三山的非凡壯舉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開闊了豪放的意境,豐富了愛國詞的意象。為后世詞人的創作開辟了蹊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李清照的感性為她的文學創作帶來了靈感,豐富的人生經歷則為其文學創作提供了充足的養料,她在磨難中保持了一顆堅強的心,不斷思考前進的方向,方才造就了這一代婉約之宗。
:
[1]陳祖美.李清照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康震.康震評說李清照[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江曉紅.李清照詞作中的酒意象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8):26~27.
[4]鄭振鐸.文學大綱[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陳穎.畫意詩情誰與共[J].菏澤學院報,2011(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