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不同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很多技術性的工作需要員工掌握一定的英語能力。
高職院校的近年來不斷擴招,學生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對于英語學生缺乏興趣,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很多學生不清楚高職英語學習的目的,對英語學習缺乏目標性,積極性不強。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就是為了拿到四級證書或者六級證書,上課也只是應付了事。認為英語學習與自己將來的工作關系不大,沒有認識到未來的職場環境也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學習動力不足。以上這些消極因素,都會影響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認識到職業英語的重要性,都進行過一些改革的嘗試,以提高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現階段大多數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仍然沿用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以講授英語知識為主,對于學生未來職場環境下所需要的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并沒有進行過合理的設計。而且教材還是以知識的掌握為主,對于高職院校的針對性不強,教材的實用性和職業性有待提高.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和未來從事的崗位沒有必要的聯系,使學生在學習中只是掌握基礎知識,難以將其運用到英語解決日常交際和工作的開展中。
目前雖然很多院校都在建設專業性的學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公共英語作為基礎性的課程,其應用性的課堂開展較為局限。這主要是因為教學設施不理想,難以將現代信息化技術帶入課堂。隨著近年來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教學資源緊張,大班制的教學較為普遍,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機會較少,一些模擬職場與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很少。此種情況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場化難以實現。
公共英語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實用性以及普及性的特點,與職場英語密切相關。教師應該針對職場英語的目的和特點對現有的公共英語課程進行針對性的改革,更新教學內容,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將兩部分進行有機的融合,提高英語的應用性,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首先,將二者進行有機的融合是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要。現階段我國邁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社會對于專業型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于其職場英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其次,是適應現階段教育改革的需要,現階段的教育目標要求高職院校與就業為導向,堅持產學結合的道路,為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專業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該突出其專業性和實踐性,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應用能力,我們要求高職公共英語教師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英語課程的職業性和應用性,對教師提出了語言和專業的雙重要求。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知識教授學生關于英語語言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英語職場應用能力。但是,現階段很多英語教師雖然英語專業能力較強,但是缺乏相應的職業體驗,對于相關職業的英語專業需求不甚了解,缺對職業英語培養目標的認識,在教學的過程中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欠佳。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更多的既具有英語專業知識又懂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逐步提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場化。
作為英語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側重于學生的語言技能訓練。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選擇更多的靈活性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學生未來職業的要求,組織多種不同的教學活動,比如情境訓練、小組活動以及角色扮演等,讓學生體驗職業角色,參與語言活動。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職業應用能力,教師還應該建立與其職業能力培養相一致的教學評價體系。我們應該改變以往單一化的教學評價方法,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改變以往的單純的終末化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評價方法。開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模式,提高評價模式的多元化。多采用形成性的評價,促進教學的改革。在評價內容上不只是側重知識性的評價,還應該重視學生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一些綜合性的能力評價方法,最終實現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作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活動的合理設計,不斷增強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
:
[1]季英.淺析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職場英語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3):54~55.
[2]杜紅梅.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英語職業能力培養分析[J].明日風尚,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