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紀念地,在我國博物館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肩負著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民族歷史文化的任務,內涵豐富的紀念館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征。陳列設計是紀念館的基礎和靈魂,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功能主要通過陳列設計體現和傳達給觀眾。何為陳列設計,主要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陳列設計主要是指對紀念館陳列的總體設計、內容設計和形式設計等,狹義的陳列設計主要指形式設計,本文所提到的陳列設計主要是從廣義的角度來分析。
陳展設計工作要附著在紀念館的場館內,因此在設計之初首先要考慮建筑物的室內空間格局,在設計上要充分尊重紀念館建筑的特點。陳展設計的空間設計根據其功能的不同主要分為信息展示空間、公共功能空間以及一些輔助空間等,根據空間格局對這些功能空間進行合理規劃。
信息展示空間主要包括懸掛式展板、展柜以及實物場景等信息元素。這三類信息元素即是空間展示的三維固定空間。懸掛式展板主要是通過文字、圖片的形式直觀的傳遞內容,展柜一般是展覽藏品和文物等,實物場景是通過復原陳列法,按照一定比例還原場景,并輔助以聲光電等形式,讓觀眾到達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參與感和體驗感。因此在進性信息展示空間設計時,應注重將這三種信息元素有機結合。
公共空間主要是為了解決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的一些服務需要。公共空間的設計要考慮到展線的距離、空間的碎片化利用、空間的私密性和舒適性。休息空間一般設置在各個展區相銜接的地方。輔助空間通常是指陳展中起到輔助作用的空間布局,例如文物庫房、儲藏室、接待室、工作人員休息室等。這些空間通常設置在比較隱蔽的地方。設計時要特別注重隱蔽性、安全性和便捷性,一方面不影響展區的美觀,另一方面也為工作人員節省工作時間,達到實用性的效果。
紀念館教育功能的靈魂和核心就是陳列展示的內容。陳列設計的內容直接影響到觀眾參觀學習的效果。陳列內容設計已成為衡量紀念館水平的重要標準。
陳列內容設計首先要有明確的陳列主題。所有的陳列設計都是圍繞紀念館的陳列主題進行的,每個紀念館都有屬于自己的陳列主題,它是陳列內容設計的方向和指導原則。陳列主題應同時具備鮮明性、準確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從一定意義上說,鮮明是指紀念館的主題特色。準確是指對紀念內容的把握和解讀,要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對紀念內容進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煉。時代性則是指紀念館的陳列設計要緊密結合時代特色和主流的價值取向。只有同時具備了這三個特點,陳列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才會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其次,陳列內容設計要有完善的陳列大綱和設計方案,如果說陳列主題是內容設計的前提,那么陳列大綱則是內容設計的基礎,陳列方案是內容設計的關鍵。陳列大綱文本是陳列內容設計編寫的開端,主要作用是將紀念主題表達出來,針對陳列主題進行宏觀架構,它是對陳列知識和藏品文物等資料進行邏輯化、層次化、組合化的過程。陳列方案則要比陳列大綱更加具體,要將陳列的具體內容,展品、圖片的說明文字等,而文字說明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注意在單元、章節之間的連貫性。
最后,陳列內容設計的難點在于創意。普通的陳列內容是將紀念主題陳述出來,只具備了客觀性和科學性,而缺少了吸引力。好的陳列內容應當具有情節性,就像小說或戲劇一樣,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尾等。內容設計的創意對設計者的要求較高,要能夠使觀眾在參觀中駐足停留,看完全部的展覽。
紀念館的教育不同于課堂上的學習教育,它是一種體驗式、形象化的直觀教育,不能只靠文字和展品。要讓陳列內容活起來,還要采取多種陳列形式,將陳列的內容通過一定的手段傳遞、展現給觀眾,做到陳列內容和形式上的統一。陳列的形式設計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技術性,二是藝術性。
技術領域主要包括紀念館的聲、光、電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在設計之前時,要考慮某個展區或展品想要表現出什么達到什么要的效果,讓觀眾感受到什么,通過利用一些音樂、激光、投影等多媒體設備,將觀眾直接帶入場景中,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從而增強與觀眾互動和溝通。藝術領域包括對陳列的設備、布局和文物組合的藝術處理,展廳的色調、場景的復制等方面。其中場景的復原能夠使整個陳列變得生動、鮮活,提高觀眾的興致,更容易使觀眾產生共鳴。這些陳列形式都直接影響著陳列內容的表現效果,讓觀眾在體驗中接受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物質生活的豐富,更是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教育,是紀念館的主要功能,不管是何種設計方式,在陳列設計時,要將紀念館的教育功能貫徹始終,不僅要體現紀念館的嚴肅性、科學性、思想性,同時還要增強觀眾參觀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以觀眾為主體,通過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思想,傳承精神,讓紀念館真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