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強/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
現階段,高職語文課程教學在發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上明顯不足,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創新教學和改革明顯不足,這些都導致語文教學沒有發揮理想的教學成效,學生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
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其中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廣,涵蓋的領域也較多,語文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溝通技巧,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通過多方面知識的涉獵,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各方面素養都能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就高職語文學科來說,學科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前提是需要進行有效的課程教學改革,實施創新教學形式,這對于語文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很多高職院校的語文課堂依然沿襲了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通過教師這一教學主體,將知識一股腦的傳授給學生們,學生們被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壓迫得失去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他們甚至對于這種教學模式感到厭煩,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對于學生的創新素養提升也沒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在創新教學方法上也比較滯后,沒有對于目前比較有效的創新教學形式進行試驗教學,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微課教學、慕課教學等創新的課程教學方法,沒有在語文教學中實現應用。此外,語文教師在信息化教學的嘗試中也沒有取得成效,信息化教學不足,學生感受不到信息化帶來的思維和視覺沖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難以得到有效鍛煉。此外,在開展各種語文創意實踐活動中,高職院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創意實踐活動少有開展,無法為學生提供創意實踐空間。
面對當前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碎片化”的問題,高校要集約利用教育教學資源,以真實任務情境的建構和運用為切入點,以學習共同體建設為載體,創新性地建構“教——學——做”大學語文三維循環互哺機制,能夠有效提升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效果,實現大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目標。
在“教——學——做”三維循環互哺機制中,學生將實習中發現的教學中的問題反饋給課程教師,教師通過補充知識、改變方法等途徑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學生對實習中發現的現實問題獨立進行解決或與教師聯合開展實踐,從而提升自身及教師的創新實踐水平;學院將學生和教師的研究成果反饋給實習單位,為實習單位的公共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幫助實習單位改進管理績效,同時,實習單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實習環境。通過這一機制的推進和實施,大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夠得到明顯提升。語文教師在這種教學體制下,能夠實現自身教學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科研、實踐應對現實崗位問題能力不斷改進,學生通過對現實問題的發問為教師科研提供新的視角,促進教師科學研究能力的提升。
可以說,高職院校構建這種思維循環互補機制,有利于改善目前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單一化、片面化以及僵化的教學模式,增加創新機制,讓語文教學真正能實現各方參與者的共同提升,對于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改革意義重大。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升大學生創意思維,提倡勇于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注重培養大學生創意奇想,為全國愛好科技、文化、創新的大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臺,讓大學生在玩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科學素質,讓學生能夠進行創意實踐,發揮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的語文課題創意實踐活動,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意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組織高職院校學生開展文明“弘揚十九大”為主題的的創意涂鴉活動,在市區的一些宣傳墻上進行宣傳標語和圖案的制作。高職院校組織各年級的大學生們組建繪畫、書法等興趣小組參加校園弘揚十九大的創意涂鴉設計活動。活動中,來自各年級各班的繪畫能手、書法能手在美術組老師們的帶領指導下,參與類似的十九大宣傳創意涂鴉活動。讓學生們各顯神通,奇思妙想,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創作,畫出一個個有趣的市區創意畫,配上獨具特色的文明書法標語,創造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宣傳花卷。類似的語文創意實踐活動不僅展示校園學生光彩,美化市區宣傳環境,還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創造出充滿青春活力的市區文化環境。
1、課內創意實踐活動
(1)文本模態轉換,以教材文本為中心,深入挖掘課文的可變性因素,進行文本改寫,如引導學生把散文改寫成詩歌,把小說改寫成散文,把詩歌改寫成散文。通過改寫,引導學生發現文本變化的可能性和文本的可再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興趣。
(2)把課文轉換成課本劇,把多篇課文(含詩歌、散文、小說、劇本)改成綜合課本劇;加大高職語文課堂的實踐因素和參與性體驗因素,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作品的主動創造者,這種創新不一定非要從無到有,從高職學生實際出發,對文本進行模態轉換中激發創新靈感則更具可行性。
(3)角色體驗,讓學生充當課文中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彼此辯論、對話,在角色體驗中豐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通過角色體驗學會換位思考,在不同的社會角色和人生處境中重新發現自我,審視自我,進而改善自我,激發創造潛能。
2、課外創意實踐活動
(1)經典吟誦,在傳統吟誦的體驗中達成視聽觸動多種知覺的協同共鳴,激發創造意識。引導學生通過聲調、畫面、器物的組合營造獨特的文化情景,進一步引導學生創制特定的故事背景,激發學生的參與主動性、想象力、創造力。
(2)開展豐富的大學生社團活動,如書友社、話劇社、辯論協會、演講協會等,引導學生自主組織開展文學類、語言類、人文性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在自主交流、協作、管理的過程中激發創新能力。
(3)在教師的組織下,借助團學組織平臺,參與班級文化、課堂文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激發文化創意思維。把高職語文教學和文化創意、文案策劃、傳媒廣告等職業性、技能性較強的崗位實踐結合起來,在項目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4)利用實習、社會實踐等活動平臺,參與文案策劃、文化創意、品牌推廣等文字性綜合崗位體驗,給學生直接接觸社會實踐的機會,在社會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
新時期,高職語文課程教學中還存在明顯的短板,語文教學在創新教學和改革中沒有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生創新能力得不到一個有效的生成環境,需要高職院校進一步加快語文教學的創新改革步伐,積極采取創新和改革措施,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促進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