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青/定安縣定城鎮(zhèn)中心校仙屯小學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育的基礎性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寫結合教學法是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進行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下,語文教學更能夠體現(xiàn)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開展對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結合的教學,能夠在強化小學生知識積累的同時,及時對相關知識進行應用,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真正把握。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一些名人名言、好詞好句,記一些古詩詞、經典俗語等等,為語文作文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意識或者無疑是的進行寫作的模仿和創(chuàng)作,提升語言表達水平。實際上,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平時的語文積累,平日里閱讀比較頻繁的學生作文水平也不會差,這就是語文的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優(yōu)化語文課程教學結構,防止語文教師過分注重閱讀教學或者過分注重寫作教學的部分,造成教育的不平衡現(xiàn)象發(fā)生。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時常教育學生要做好閱讀積累工作,有效的素材和知識積累對于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課外閱讀,找一些好的閱讀素材,讓學生愛上閱讀、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潛移默化的鍛煉語文綜合素養(yǎng)。當然,閱讀教學是一個好習慣,但是一味的進行閱讀也是不可取的,成效不理想,因為人的記憶曲線中遺忘的規(guī)律,很多知識在閱讀過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淡化、直至遺忘,這樣閱讀下來,就很難實現(xiàn)真正的積累了。因此,需要在閱讀教學訓練的過程中,貫穿寫作訓練。
這里的寫作訓練貫穿并不是單純的指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寫作,而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摘錄,對于一些創(chuàng)新的選題和立意以及寫作技巧進行分析,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做好批注和摘錄的工作,教師要教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好詞好句和好的語言表達、修辭手法的時候,可以著重進行標記,寫下自己的感受,對于其中的一些好詞好句可以摘錄一二。例如在語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會要求學生在通讀文章后,對文章的整體段落進行劃分,以便于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段落劃分后,要求學生對每一個段落進行概括總結,形成一句比較簡潔的概括語,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的讀寫結合的訓練法。在學完整篇文章的所有內容后,教師還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或心得體會,這也是對于語文學習的一種讀寫教學教學法,通過寫讀后感和心得體會,將閱讀中形成的認識和知識進行傳遞,實現(xiàn)對于學生語文讀寫能力的鍛煉,促進學生在閱讀中把握重點知識,在閱讀中提升寫作技能。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切實加強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情境,將學生帶入課程學習中,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訓練。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內或者課外的閱讀素材,要求學生在讀過閱讀素材后,分角色進行故事的表演,由學生自主選擇擔任的角色,組成小小的演員陣容,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閱讀訓練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對于角色的心理、語言、行為等的認識更加深刻,更能體會角色的真實心里想法,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多方面的閱讀能力都被調動起來,閱讀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加深的情況下,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閱讀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續(xù)寫或改寫,充分發(fā)揮學生多想想能力,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學習了課文《丑小鴨》之后,學生們分角色演繹這則小故事,演出完成后,學生按照教師要求進行這則故事的續(xù)寫或改寫,有的學生對故事進行了改寫,將《丑小鴨》呈現(xiàn)為另一種完成不同的版本,描述了丑小鴨因為同伴的嘲笑和欺負變得自暴自棄,在爭執(zhí)中和其他的鴨子起了沖突,最后被其他鴨子集體欺負致殘,但是后來它發(fā)現(xiàn)自己是美麗的天鵝,但是已經身患殘疾了,無法享受美好的生活,因此更加絕望,郁郁而終。也有的學生對故事進行了續(xù)寫,描寫丑小鴨編程天鵝后的美好生活場景,遇到了知心愛人,最后幸福的生活起來了。不管是哪種創(chuàng)作,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思維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對于閱讀的這則故事的感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語文讀寫素養(yǎng)大大提升。
目前,小學讀寫教學法開展中,嚴重缺乏的是高素質的課程教師,對此,學校要加強對于相關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學生的讀寫教育水平。為提高小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小學可以組織語文教師開展小學作讀寫結合的專題講座,以《讀寫結合,提高語言文字運用效率》為題,用一個個鮮活的課例,和小學全體語文老師分享在讀寫方面的實踐研究成果,可以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說起,提出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語言材料的積累,注意各種寫作方法的學習體驗,為學生的習作表達盡可能多地提供“磚頭”、“木頭”等建筑材料和各種“房屋”樣式的設計圖示。從一篇篇例文仿寫開始講起,找準一個個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指導學生完成一篇篇生動有趣的習作。通過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切實提升教師的讀寫教學水平,促進讀寫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開展。
葉圣陶老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要提升小學全體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注重讀寫教學法的結合教學。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法應用不足,對此,各小學語文教師要對讀寫結合教育法進行學習,提升認識,積極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將寫作訓練貫穿于閱讀的始終,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創(chuàng)設情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提升讀寫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