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龍/成都七中高新校區
我國的茶葉生產歷史悠久,但生產發展緩慢,茶業只是傳統農業的附庸而已,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飲茶之風大興,到宋代茶葉已擺脫了農村副業的地位。茶葉相對于肉類食物而言,其獨有的功效受到人們的喜愛,促進了茶葉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但是宋朝的茶園主要分為官府經營的茶園和死人的茶園,但是由于時代背景的影響,茶園主和茶農分布占據不同的地位。而茶園的經營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租佃經營,主要是通過茶農負責,從中間收取一定茶租。另一種是通過茶園主自主經營,通過招募一定的工人進行采茶加工,并付給一定的報酬。這種方式,體現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分配。
社會的發展,使得春秋時期的奴婢、雇工發展到宋朝也是處于我國封建社會的等級掛念中。但是在宋朝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主仆之間的關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尤其是福建和江東地區,商品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地少人多,人口較多,勞動力生產相對旺盛。使得大量的勞動者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尤其是宋朝租佃條例的廢除,促進了,佃東與佃戶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長幼關系,在這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勞動者的自由。尤其是茶葉作為人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大量的雇工來管理茶園和進行采摘茶葉,雇工的出現促進了生產資料的分離,使得勞動力具有商品性。
在宋朝,官府注重對于茶葉的生產,尤其是在具體的分工和操作上都具有明確的規定。宋朝茶葉的盛行促進了茶園戶隊伍的壯大,而宋人對于生產茶葉的熱情也促進了生產水平的專業化。生產資料以及生活資料更加依賴于市場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不僅是研究歷史,也是一場理論斗爭。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作用不容否定,但絕不能夸大。當前,應當重視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遲緩的原因的研究,因為,這大半也就是近代中國經濟落后的原因。
在宋代,茶園戶主要從商人那里收購在賣給中小商人,這就在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販運的商人,尤其是在新茶上市的過程中,不同的商販開始收購茶葉。這就造成了商業資本的發展,使得人們更多的投資于茶葉的生產和買賣過中。因此,宋朝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當時的茶葉有很大的關系。而商業資本的滲入直接影響了茶葉的生產發展,為茶葉的經營提供了更多的條件。
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前提,歸根到底,還是要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尤其是農業生產力。“一切剩余價值的生產,從而一切資本的發展,按自然基礎來說,實際上都是建立在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的。”宋代經濟有很大發展,單從生產力來看,宋代已經有了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物質基礎。但是,從生產關系和社會條件來看,租佃關系、徭役賦稅和工商業等方面的封建束縛,還未見松弛,政治上的專制主義和意識形態的僵硬,較唐代尤甚。因而,它只能說是資本主義萌芽的準備階段。
商業資本的滲入,使得更多的商戶開始關注茶葉的流動,從中賺取更多的利潤而忽視了茶葉的生產,使得茶葉的貿易往來逐漸擴大化。宋政府實行的通商法,直接使得茶園戶和商戶直接進入茶葉貿易,商業的資本直接作用于茶葉的生產。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宋朝的商業資本并沒有大量的滲入到茶葉的生產領域。主要原因在于商業資本以不同的形式開始向茶葉領域發展,但是封建政府的性質直接導致了商業的資本活動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宋朝政府嚴格控制茶葉的流通,阻礙了商人與茶園戶直接的聯系。而封建政府對于生產者的嚴格控制,也束縛了茶葉的生產和流通。并且商業商人企圖從生產者的身上賺取的利潤直接被官府所代替,從而造成了茶葉之間的流通問題。到了北宋時期,商人為了降低營銷的成本,只能從官府那里兌換茶葉,這使得商業資本出現了危機,嚴重阻礙了商業資本向生產資本的轉化。
總而言之,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社會內部的一種新的生產關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產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會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導向新的生產方式。因而,真正的資本主義萌芽,應具有延續性和導向性。茶葉在宋朝時期曾經出現過生產規模擴大,專業水平逐漸提高的過程,出現了部分的資產者和無產者,商業資本也能夠以不同的形式滲透到茶葉生產中,從而使得宋朝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由于政府的不當政策的實施以及封建政府的性質,直接產生了商業資本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