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寒雪,王鳴暉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12)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贝髮W生是社會群體中特殊的一部分,既可以接觸到最先進的思想和知識,又正處于思想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因此對青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刻不容緩。
當今大學生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難免會感到迷茫甚至受到一些錯誤的思想政治觀念的影響[1],而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就是幫助和引領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過程,才能使更多的青年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知識、有前途、價值觀明確擔負中華復興大任的接班人。因此,培育研究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個人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更是國家的需要。
對學生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愛國使我們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敬業使我們認真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誠實友善有利于我們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個人幸福感,建立積極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對社會而言,青年是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青年的價值觀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2]因此培育研究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戰略性的意義。我們必須在青年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他進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與引導,讓這種價值觀成為習慣,并且推廣到社會中影響更多的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增強承擔國家復興的使命感,才能促進“中國夢”早日實現。
(一)工作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大學生應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這四個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勤學指不驕不躁,勤奮學習;修德指加強道德修養待人誠實友善;明辨即明辨是非,敢于決斷;篤實即為人處世踏踏實實。目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學生受到多方面文化沖擊,文化傾向多樣,學生本身個性鮮明,競爭意識強烈,政治意識較弱。其次,互聯網時代,學生喜歡快餐式文化,碎片化信息,學校網絡文化建設較弱,價值觀教育不宜在學生中快速展開。最后,學校和家庭聯系缺失,無法合理分配共同承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責任,而且學生人數逐年增多,高校教育壓力增加,教育難度增大。
(二)培育方法。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應聯合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全方位的實現培育目標。首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教育的全過程促內化,從理論的高度進行教育,例如開展愛國教育黨課、法制宣傳欄等。其次,緊扣社會事業發展,全體社會的價值取向,同樣也是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向學生積極灌輸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礎概念,在學校的科研活動、社團活動、獎學金、助學金等的評選過程中貫徹自由、平等、公正原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最后,加大宣傳教育和實踐教育,合理運用網絡宣傳和社會輿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快速展開,增大實踐教育的力度,例如實地參觀英雄館、紀念碑、開展辯論會等活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實踐學生會更快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習慣。
(三)考核評價機制。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積極建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考核評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與傳播。建立德智體美全方位考核,以及社會、學校、家庭三方聯動協調配合的考核評價機制。規定志愿服務時長,使學生定期參與志愿服務,積極進行社會實踐。運用電話和網絡通信的力量,學校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學生性格特征,因材施教進行考核評價。學校在評定學生成績時,應結合專業成績、科研能力、誠信檔案、社會實踐等方面,使學生全面發展。家長多了解社會時事,做好與學生的溝通,才能更好地配合學校完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