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瑋/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不少學校管理層領導對于信息化的內涵本質認知存在偏差,對教育管理信息化不夠重視,不能以學校長期戰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時也不重視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導致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部分學校雖然已經建立了信息化教育管理小組或信息化教育管理中心,但是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學校投入經費有限、政策傳達不到位。還有一部分學校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內涵認識不清,將教學管理信息化與教育管理信息化混為一體,加上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組織結構和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存在錯漏,不能建成一支專業高效的人才隊伍,致使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進程緩慢。
我國教育部門的信息化管理策略還未成體系,對于學校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和軟件應用沒有制定統一標準,因此大多數學校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和軟件應用不同,對于數據信息和處理標準上也存在巨大差異,由此各個學校之間的資源信息類似于孤島而存在,各個學校之間的信息資源在共享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其次,大多數學校本身尚未建設一個統一的認證平臺,學校的應用系統和數字資源耦合度不高,致使學校在數據存儲、交換以及身份識別管理方面不能無縫對接應用系統,系統與學校資源對接不到位,形成信息應用孤島。
學校要想達成信息化建設目標首先實行教育管理信息化,而教育管理信息化比傳統教學管理方式對師資隊伍的要求更高,師資隊伍必須具備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能力以及優秀的綜合素質。教師人才隊伍必須加強對信息化教育資源的認知,與自身教育理念、方式完成對接再整合,還需要學習對數據的抓取、加工分析以及導入導出等技能,全面掌握用信息化技術代替傳統教育管理的精髓。然而,當前我國學校師資隊伍對于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育管理的意識相對薄弱,同時自身信息化應用技術能力和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較為薄弱,遠達不到學校實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標準。
我國教育改革必須不斷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統一和實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和落實在推動教育體系完成跨越式發展的同時,還能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學校領導必須對教育管理信息化拿出足夠的重視,支持開展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工程,在人力、物力資源供給上充分滿足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工程建設需要。其次,學校領導還要加強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摒棄傳統教育管理觀念,注重開創新形勢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對于信息化管理機構與人事安排要重點關注,建成被各個管理部門高度認可且極具決策力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部門。最后還要實行教育管理信息化人員責任制管理,將信息化教育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老師身上,提高管理工作實效性,實現各部門之間高效協同合作,最終達到徹底改造教育管理體系的目標。
大多數學校現有管理評價體系契合傳統教育管理方式下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不適配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學校迫切需要建立與現代教育管理信息化相適配的教育管理工作評價體系,保障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工作得到有效評估和重視,促使教師更加愿意在教學與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要與教師的教學質量評估掛鉤,教師職稱評估要考慮信息化教育管理水平,以此激勵老師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實行教育管理,院校整體的評估必須結合教育信息化實施質量。建立涵蓋基礎設置、信息化技術應用、資源利用系統以及人員管理方面的評價體系,從多個角度對教育管理信息化進行綜合評價。
確立完善的教學隊伍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推進,而完善人才培養與引進制度又是教學隊伍管理提升綜合管理能力的途徑之一。學校管理人員必須應對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給教育管理帶來的挑戰,通過不斷學習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確保成為新時代優秀的復合型人才。高校要加大資源投入力度聘請教學能力強且信息化技術水平出眾的綜合性人才,為學校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補充新鮮血液,同時也要對現有的人才隊伍展開定期培訓,以確保師資隊伍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持續上升。最后學校要加強教育管理信息化考核,實現人人持證上崗,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先進行培訓,考核合格之后再恢復正常工作。
綜上所述,實行教育管理信息化,資金、技術和人才作為推動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的組成要素,每一項都不能缺少,其中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影響最重大的是人才資源。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育管理同時也需要建成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確保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能力進行公正客觀的有效評價,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順利推進。針對管理系統以及資源整合不足現象,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要向智能化管理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