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沈陽理工大學
大學新生教育對大學校園的建設十分重要,關系到新生入校學習以及各項事務展開。尤其是踐行大學高校立德樹人思想,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的關鍵。因而根據“00后”大學新生特點,探討大學教育改革十分必要。
“00后”大學新生在入學前,因為時代的變遷具有其他人群沒有的思維能力,在學習以及應變能力上更勝一籌。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好奇心,具有強烈的反叛和自我意識。在知識面掌握上“00后”接觸面較廣,但是也存在知識掌握不足,理念國際化的特點。
“00后”大學新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但接受挫折的機會較少,缺乏一定的社會意識。這都是因為相較于“90后”,這一群體大多受家庭保護,獨立性強,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常常忽視他人的感受,人際關系上易出現問題。
“00后”雖然擁有較強的個體素質,但是由于心理上仍存在依賴心理,既希望表現成年人的行為模式,又存在一定的心理弱勢,因而在生活中適應能力較差,抗壓能力弱,身心脆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學習生活。
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00后”大多善于利用互聯網,因而存在互聯網意識,敢于挑戰傳統,突破固有思維模式,行為上獨樹一幟。
當前,隨著大學新生的入校,不少的高校也相繼開始關注新生教育工作,致力于打造創新型新生教育校園理念,在教育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00”后群體的到來,更是挑戰傳統的新生教育模式。我國傳統新生教育呈現以下特點:
部分高校的新生教育單一,多為辦講座、聽報告等活動,在教育的形式大存在局限性。教育內容枯燥,這就導致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不能及時溝通,在新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而枯燥的教育方式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高校的新生教育多為新生入校后開始的校史展覽,講解模式單一,內容枯燥,教育模式存在簡單堆砌、過于籠統的特點。這樣的一條龍式的教育灌輸,不僅沒有達到教育效果,還使得大多數新生無法徹底融入校園知識的學習,造成這些學生無法完全了解學校的相關的問題,阻礙之后的學習生活。
目前多數高校在學生管理上采取的是輔導員制,這就導致新生依賴輔導員,接觸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無法和相關老師溝通。大學新生在這種單一的教育結構中,缺乏對自己專業的認知,無法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學習與職業發展。這大大打擊了新生對未來大學生活的熱情與積極性。
由于“00后”大學新生的特點,在教育模式的選擇上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上應加以引導,通過引導“00后”學生的自我成長意識,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改善學生的理念,糾正錯誤的人生理念。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習黨史國情,在鼓勵大學生提高思想覺悟的同時,幫助學生塑造更健康的學習方法。
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來說具有積極地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快的融入大學校園。尤其“00后”大學新生這一人群,情感方面問題的解決是更應當關注的。因此,學校應當不斷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不斷心理知識普及活動,為“00后”學生制定自己的自我認知和定位。
相較于以往的學生,“00后”新生群體在專業選擇上存在一定的盲區,多數是聽從了家長的意見。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當加大專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邀請專業相關的學長為新生科普該專業的知識。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地彌補自身知識的短缺,使新生更快的展開專業學習,適應新學習模式。
輔導員負責制是目前高校普遍的制度,但是該制度在實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輔導員不能完善的解決新生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因此學校應當主抓學生的日常教育問題,將有經驗本科班主任結合輔導員制度落實到實處,不斷地加強學生的學風建設,更好的展開學生教育工作,讓他們順利的展開大學生活。
良好的教育模式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00后”大學新生群體的出現,要求高校加大對新生教育的重視,尋求新的教育模式。在完成教學目標和大學生培養的任務的基礎上,結合“00后”大學新生群體的特點,形成健全的新生教育體系,結合新時代切實探索新生教育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