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日煌/吉林化工學院
我國高校督導體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管理方面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高校為提升教學質量而構建的一種機制,這種機制要求其成員以積極的態度在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系列的工程中發揮監督、指溝通、信息反饋與參謀的作用,并客觀、真實、定期地將教學質量和信息反映到上級領導部門,同時提出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教學督導的內涵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教學督導工作應向學校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咨詢、指導方面進行擴展,為高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注入活力。 因此,新形勢下教學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應更加秉持“多樣化、合理化以及高效化”的原則,以此來更好的為高校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服務。
只有認識到教學督導的地位與作用,才能提高全過程督導工作的開展效率。但是,現在仍有許多高校對教學督導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存在偏差,還有沒有設置專一的教學督導機構。有些高校雖然設立了相應的教學督導機構,但是相關督導工作的開展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沒有得到實際性的開展,這樣也就影響了整個督導工作的開展水平。
教學督導內容不全也是當前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學督導檢查的范圍不只是包括老師教學這一方面,而是應包含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但是,就針對當前的高校督導工作的開展而言,其教學督導內容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均衡問題,這樣就會影響教學督導職能的有效發揮。譬如:有些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開展偏重理論教學的檢查指導,而忽視教學實踐活動監督檢查 。 而有些高校注重對老師的督導,卻缺乏對學生的督導,這樣就會影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平衡關系,從而就會影響整個課堂活動的開展效率。
督導員作為督導工作開展的主要人員,其專業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督導工作的開展質量。但是,針對當前高校而言,其在招聘相應的督導員時,往往選擇退休的專家或者教授,雖然這些教授都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其思想認識卻無法實時的跟蹤現在的發展形勢,這樣就會導致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嚴重脫節,進而也就無法發揮教學督導工作開展的重要作用。
教學督導作為教學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影響著整個教學管理質量。因此,高校就應首先認識到教學督導的作用,并始終堅持“教學質量第一”的教學理念,進而不斷的將督導工作落實到實處,這樣才能促進督導教學體系的合理建立。譬如:學校領導應定期的聽取教學督導工作的匯報,對于督導工作在開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應及時的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促進整個教學督導工作的有序開展。
只有不斷的對教學督導方法進行合理的創新,才能促進督導方法的使用能夠更加的符合當前高校的發展需求。因此,高校就應始終堅持一般督導與重點督導的有效結合,并定時的開展隨機聽課的評教活動,這樣就有助于高校能夠及時的了解當前學校的教學發展狀況,進而就給教學體系的有效完善奠定了基礎。此外,督導人員還應在開展教學檢查等一般督導工作的基礎上,來不斷的進行重點督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防止督導工作的開展只是流于形式,而且還能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建設,以此就能做到督導工作的均衡發展。
教學督導制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基本制度、工作制度以及責任考核制度。其中,對基本制度而言,在開展相應的督導工作之前,應有效的明確整個督導工作的開展流程和開展目的,以此才能有效的促進基本制度的合理制定。而對于責任考核制度的制定,應明確教學督導機構的人員構成、工作職責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并及時的明確相應的評價標準,以此來合理的完善整個教學督導制度體系。
在新形勢下,不斷的推進高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對于有效的完善高校的基本教學管理制度以及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加深對新形勢下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認識,進而發現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從正確認識教學督導的作用、創新教學督導方法以及完善教學督導制度體系三個方面來合理的推動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有序開展,以此來促進高校的發展能夠更加適應當前教學形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