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達雯 張 亮 劉素芳/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工匠精神產生于手工業時代,傳承至今,已被賦予新的時代精神和內涵。黨的十九大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作為高校工作者,應當響應時代號召,做工匠精神的研究者;注重育人為本,做工匠精神的宣傳者;倡導身體力行,做工匠精神的踐行者。關于如何將工匠精神應用到高校支部建設中去,下面將繼續詳細探討。
古代工匠在制作工藝品時,叮鈴哐啷的錘煉敲打聲,四處迸濺的耀眼火花,無不代表著工匠們的激情和火熱。在高校黨支部管理工作上,支部成員也應做到這樣,滿懷著一腔熱情去完成學校各項工作,以規范嚴謹、耐心專注的工匠精神去做每一件小事,把控每一個細節。在實際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上級黨組織要求加強基礎建設,高校支部管理就應加強基礎建設,決不能陽奉陰違,以權謀私,決不能以消極的態度應付黨支部的管理工作。
上級黨組織沒下達命令時,就應主動發現問題,主動提出解決方案,調動下屬支部人員的積極性,讓所有與會人員都參與到建設管理工作中。每一個成員的力量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這是集體的歸屬感。把支部建設的像家一樣,比家還好才是建設工作的最高理想。[1]
通過支部集體活動讓所有支部成員都參與進來,獲得歸屬感,從而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建設一個團結的集體。全員參與,全員獲益。黨支部是一個集體,需要全員的支持和努力,工作激情的激發是實現這一目標的良好途徑。
應用獎懲制度來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積極參與有獎勵,消極應對有懲罰,確保支部工作的質量。每次集體活動完,要求寫心得體會和思想領悟,在不斷地自我反省和總結中收獲進步。精益求精、揚長避短、不斷求進,這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坊間工匠藝人追求完美和極致,產品在他們手中不斷升華,才得以成為中華歷史長河中的瑰寶。高校支部管理工作面臨從嚴治黨新常態,支部干部更需弘揚“工匠精神”,工作精益求精,事事講究抓牢,抓細,抓實,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推行黨支部基本建設標準化是加強高校支部管理的重要途徑。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黨支部基本建設要以“黨章”、黨規、黨內條例、黨的文件為主要標準,按照上級黨組織的基本要求,借鑒其他黨組織的優秀建設先例,從而發展創新出新的優秀的黨支部管理案例。
只有了解黨支部管理的建設過程,才能有針對的開展和推進標準化黨支部管理工作。全面摸清和掌握黨支部基本建設狀況及基本情況非常重要。為此,要做好“四查”。一查組織形式方面是否健全完善。主要是查看黨支部及黨小組活動是否正常,相關人員是否配齊。二查工作機制方面是否健全和完善,主要是看各黨支部相關工作職責是否清晰,工作制度是否建成。三查基礎檔案資料方面是否完善。主要是查看黨支部有關名冊及基本信息檔案是否建立健全,黨支部工作及活動資料是否保存齊全。[2]四查工作陣地方面是否建立。主要是查看黨支部成員活動室專欄和宣傳櫥窗等是否建立。
在四查的基礎上,為加強高校黨支部管理要把重點放在建立、健全、完善、更新基礎設施方面,切實做好黨支部日常定期工作管理。
執行力是衡量一個黨支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因素。上級下達命令,下級立即執行,保證效率,不可拖沓。可以建立相應執行制度,從下達命令到執行的全過程都透明化,方能追究責任,提高效率。
專業本領才是硬道理。一位優秀的工匠如果沒有過硬的身家本領,那么他肯定不會是一位優秀的工匠。評價一位工匠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標準是他是否技藝卓越。高校支部管理工作中,專注和專業同樣重要。
管理高校支部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失誤。黨支部成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需要管理者的運籌帷幄,既能夠處理日常問題,也能夠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每一位黨支部成員的性格特點和工作能力,支部管理者也能熟記在心,任人由能才是正確的管理方式。
基礎建設工作更需要耐心和細心,更要求黨員教師過硬的專業素質。通過全面了解工匠事跡,充分發揮榜樣力量,讓支部黨員走進工匠,聆聽工匠,從而增強黨性意識,反思差距和不足,力求從思想上敬畏和推崇,從行動上靠攏并踐行勞模精神的學習教育效果。
專注于本職工作,不為其他繁雜事務所擾,將專業建設與黨建工作完美結合,才能高效做好支部黨建工作。專注力在許多時候比專業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只有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開展高校支部管理工作,才能為黨的基礎建設添磚加瓦。
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勞模精神扎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認真執行“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兩學一做”常態化建設。對支部群眾宣揚工匠精神,進行價值觀引導。號召群眾立足崗位講奉獻,勇于擔當比作為,將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應用到自身的學習和工作中去,培養良好的師風學風,不斷提升支部黨建工作質量。支部黨員帶頭示范、宣傳引領支部群眾,深入群眾中去,與群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一項偉大的成果的完成,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探索,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能一步登天的工作,其成果也不是偉大的。這是千百年來工匠精神給我們的啟示。將其落實到高校支部管理工作中來,則表現為持之以恒和忍耐力。基礎工作需要忍耐力,管理工作也同樣需要忍耐力。在實際應用中,應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校支部工作要求高校黨員教師擁有較強的恒心毅力。天才的天分也比不上勤奮工作含辛茹苦的力量。高校支部管理工作如果比不上其他工作成果得輝煌耀眼,卻更需要每位支部成員的潛心努力和不忘初心。
不進則退,逆流而上方能務實工匠精神。當在工作中遇到瓶頸和障礙時,有些人會選擇放棄,懈怠工作,甚至走上歧路,而另一些人則是不撞破南墻不回頭、迂回作戰、百折不撓,這正是堅持的睿智。在高校支部建設工作中,就要求全體成員擁有這樣的睿智,持之以恒,追根究底,不達到目的不罷休。
如果支部管理工作方向出現錯誤,不應該一錯再錯,而是及時止損,及時更改工作方向,實現風險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成熟的工匠從不只給自己準備一條路。同樣的,優秀的支部管理工作應有多個工作方案,一個實現不了就迅速策略、轉換方法。
以上四個方面是對開展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的簡單闡述,即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態度上積極向上,要有工作激情;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目標上追求極致,目標要高遠;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推進上專注專心,要做到專業;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落實持之以恒,要有忍耐力。
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的基礎是工作激情,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的目標是精益求精,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的難點是專業專注,高校支部管理工作的重點是持之以恒。黨的建設工作往往是孤獨的,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面對誘惑,這時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穩住心神,忍住誘惑,耐住寂寞。要完成一項工作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善始善終的堅持到底。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氣,多一些真才實干,少一些吆喝吶喊,一步步穩扎穩打,一步步向前推進,一點點積累,最后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總而言之,只有把工匠精神研究透徹,領悟至心,才能繼續把工匠精神落實到高校支部管理工作上,落實工匠精神是做好黨建工作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