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今學術資源建設的發展十分迅速,目前,除了中國知網在不斷發展中成為巨大的資源庫外,維普學術資源庫、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等的發展勢頭也比較迅猛,其中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已經發展為與知網相對的學術資源庫,其收錄大量的與知網相同的學術資源,與知網資源庫的學術資源量不相上下。因此,知網以及萬方數據都已經成為我國大部分高校學術研究的必備條件。這些專業的學術資源庫可以為學生、學者以及研究人員提供大量的專業的國內外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以及重要報紙文章等,并且還可以提供一些專利與標準,同時也收錄了大量圖書資源使專業學術資源庫更加完善。例如知網就可以提供一些年鑒和工具書。而隨著專業學術資源庫越來越完善,數字圖書館就會遺失一部分與學術資源相關的讀者,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帶來極大挑戰[1]。
當前是網絡文學繁榮蓬勃發展的時代,尤其是IP劇的流行與發展更是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而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一些大型的網絡平臺(百度、豆丁等)不僅為網絡用戶提供搜索服務,還為用戶提供大量的新聞與圖書資源。另外,還有掌閱、搜狗閱讀以及QQ閱讀燈專門的小說閱讀軟件。這些小說閱讀軟件操作簡單方便,并且在不斷更新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與閱讀習慣。而以提供圖書服務為主的數字圖書館缺乏靈活性與互動性,對讀者的吸引力較低,很容易導致一些讀者流失。并且與信息搜索平臺和小說閱讀軟件相比,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較少,不能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字圖書館的發展。
隨著網絡的發展與普及,學術資源在網絡上的傳播會更加快速與方便,再加上網絡學術資源服務平臺還在不斷擴充資源數據的過程中,雖然,當前網絡學術資源庫的資源儲量比不上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但是隨著學術資源的發展,總有超越圖書館的一天。另外,網絡學術資源服務平臺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全方位服務,對吸引讀者十分有利。這些都會對圖書館的發展進步造成威脅。
隨著網絡學術資源服務平臺與信息搜索閱讀平臺的快速發展,很多學者與研究人員也開展了一些對數字圖書館的挽救措施。其中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化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推動數字圖書館功能擴展是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機遇之一。在這一過程中,學者與研究人員借助大數據技術對使用數字圖書館的用戶行為進行深度挖掘,采集更多關于讀者也讀興趣與閱讀習慣的信息,然后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興趣為讀者制定更加符合讀者閱讀需求的推送服務。另外,在技術研究過程中,將傳感器嵌入到數字圖書館系統中,可以采集、處理數字圖書館中的學術信息,并將采集到的信息相互關聯,使數字圖書館與互聯網之間相互融合,從而推動數字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的改革與創新,促進數字圖書館的發展[2]。
隨著數字圖書館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很多學者都對大數據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做了深入研究與創新。例如,發展數字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功能,重視數字圖書館的大數據存儲問題,在大數據環境下,數字圖書館非結構化數據的融合問題以及數字圖書館的大數據技術應用架構問題等。這些都會有效推動數字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與完善,并且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與豐富的服務。總之,將大數據相關技術應用在數字圖書館中不僅可以使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更加適應當前的技術發展與讀者閱讀需求,并且能夠將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轉化為機遇,推動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共同發展。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化技術的完善,網絡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多方便快捷地信息資源,這可能會導致傳統圖書館被網絡學術資源平臺取代。但是在大數據時代,網絡學術資源平臺與數字圖書館之間有較多相似之處,利用數字圖書館建立傳統圖書館的網絡服務平臺,使圖書館能夠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而推動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就要對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具體全面的分析,根據這些挑戰與機遇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