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州是一座積淀了深厚文化的城市,滄州武術歷經兩千年歷史陶冶,是中華武術的典型縮影。1992年滄州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武術之鄉”。滄州市圖書館是面向公眾開放的公共圖書館,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滄州市分中心,數字化信息情報是今后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根據滄州武術歷史、武術文化的獨特性,把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文獻資源整合到一起,建立武術特色文獻數據庫,既方便讀者查閱,也能突出自己的特色。
圖書館建設傳統的理念比較注重收集紙質形態的文獻,而今拓展到多媒體等數字形態都收集,能夠豐富文獻入藏的種類,提升文獻的利用價值和保存價值。
圖書館根據自身館藏特色,結合當地地方文化,建立特色資源庫,是對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重組,能夠很好地改善文獻信息資源的不合理布局。在網絡中共享特色數據庫內容,能夠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
地方特色文化庫,對地方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展示,是地方文化對外的重要窗口,有助于加強地方文化的傳承推廣,突破地方的局限性。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把圖書館打造成為地方文化形象的標志性機構。
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是在網絡環境下,在大量電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資源產生的情況下,根據地方特色,按照同一主題把碎片化的、海量的、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建立給用戶提供特色化服務的資源集合。
滄州武術數據庫整體以圖片、視頻為數據基礎。將滄州圖書館整理收集的大量的武術資源進行展示。現今武術文化數據庫基本建設完成,具體實踐過程如下:(1)設立專門團隊。組成了總編輯、主題內容專家、數據加工人員、技術支持人員團隊。(2)通過多種方式搜集資源。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館藏特色基礎上,整理了滄州圖書館武術專題館的展覽內容、專題館的書目信息、滄州武術的所有有武術門類介紹和代表人物,反映了滄州市圖書館文獻和數據資源的特色;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了武術賽事,武術學校等的介紹,豐富了數據庫的資源;對已有的資源規模進行研究,確定資源的種類以及數量,做到有計劃、有限量。詳細分析資源主要有哪些,缺少什么。整理過程中發現文字、圖片很多,視頻資源卻比較少,因此我們聯絡了武術公司,體育局等,與多方合作,通過協商獲得了許多視頻資源。(3)設定欄目,檢索點。數據庫的欄目,重點檢索點分類標簽是對資源整體的框架進行展示,對用戶的指引十分重要、非常直觀。通過對資源的內容進行研究和梳理,我們按照邏輯關系確定了發展歷史、武術門派、武藝傳承、武林風采、文獻資源、武術推廣、武術活動七個分類標簽,重點展示滄州的武術文化、武術門派、名家、傳奇故事、國際武術節等內容,并拓展到全國的武術門派,賽事介紹等。(4)設計整體框架,發布數據庫頁面。數據庫結構包括:數據后臺管理、數據發布平臺、數據庫界面和檢索入口幾個部分。最為直觀的是數據庫界面和檢索入口。根據內容制定檢索入口,確定界面設計風格。確定了武術特色庫以古代窗欞木門的元素相結合,而正上方為一條舞動的東方巨龍,體現中華武術文化之博大精深。而中下部左右為一本古書展開效果,配以白色背景云紋打底。根據數據庫建設目標與計劃,與外包公司商定系統的設計要求,包括后臺管理功能、展示形式、技術要求、平臺實現、配置集成、系統拓展功能等要求,并在組織實施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方案。由外包公司做做數據加工整合和灌裝,最后做數據發布試驗和數據庫的修改和完善。
建設特色數據庫首先要選好主題,做好調研,重視特色。針對地方特色、館藏特點等因素,考慮自身的發展,圖書館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根據自身和用戶的需求確定特色化的主題。重點關注地方標志性的主題,盡可能地將該主題的所有有價值的東西挖掘出來,體現數據庫的獨特性。
數據庫的核心是數據,因此要確保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和權威性。通過對館藏資源的整理,互聯網獲取,與其他機構合作等方式獲取資源。而獲取資源以后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保證質量、突出重點。通過創新,挖掘數據的新價值,進行二次數據加工,才能提高質量。
任何一種方式獲得的的資源用于建設特色數據庫都可能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圖書館要履行傳播知識的使命,又不能違犯《圖書館法》的規定,要尊重知識產權,所以要對搜集到的資源進行版權分析,哪些可以用于公共領域,哪些是著作權,哪些有傳播權,與作者進行協商,獲得使用權,網絡傳播權等,簽訂合同,獲得圖片、文字等電子版的使用權。
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意義重大,豐富了載體形態,避免了重復建設,有利于全面的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實用價值。期待更多的圖書館對特色數據庫建設給與足夠關注,在需求的導向下,注重質量,重視版權,建設有地域特色的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