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院校的專業不同于其他門類的院校,有自己獨特的特色,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從教學目的上來看。美術類的院校是以教育美和培養美為主要目的,美術院校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就是教育引導學生關于美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熟知美的規律。關于美的探究,是所有藝術學科的基礎,是所有藝術門類基礎的根本所在。美術院校的學習培養,繞不開對美學基本問題的探究。關于美學的認識上,有把它上升到哲學層面上的,有歸結到道德層面上的。但是,無論怎么解釋,美學都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沒有任何統一的美學或單一的美學。美學已成為一張不斷增生、相互牽制的游戲之網,它是一個開放的家族。”(《美學三書》宗白華安徽文藝出版社p447.)美學的開放性和復雜性,預示著美術學院教育上的全面性和復雜性。從對美的根本認識出發,對我們美術院校圖書館的館藏來說,就表面不能單單局限一方面的學科館藏,哲學的、文學的甚至科技的,其中都包括對美的認識和解讀,而這些對于學生的教育來說,都是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其次,從美術院校的教育過程來說,不同于一般院校。一般院校都是以課堂理論教育為主,而美術院校則不然。美術院校理論和實踐是并重的,除了一些史論專業外,有一些專業應該說主要就是實踐上的功夫。畢竟理論知識畢竟要反應到學生的作品上來,而學生的藝術作品主要是以實踐操作為主。一般的美術學科,在教育過程上,都包括臨摹、寫生和創作三個階段。臨摹,是學習之前優秀成果的必然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臨摹才能理解之前優秀成果的意義和提高對美的認識。寫生,是將對之前優秀成果的認識和自己在實踐中的認知相結合,在這種認識的相互磨合中,尋找自我認識的定位。創作,學習成果的最終展示,是關于對美的認識和觀念的解讀,自我理念的展示。
最后,從美術院校教育的目的和最終呈現的成果來看,美術院校的學生的畢業成果都是以視覺效果呈現的。這是美術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的獨特之處,美術是以視覺上能被人們所感知的關于美的存在。不像音樂是以聽覺的形式、或文學以文字的形式等。所以,對于美術作品的保存都是以圖片的形式來保存的。這是美術院校圖書館和其他院校圖書館的不同之處。
綜上所述,關于美術院校的專業特色,我們在美術院校的圖書館藏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學生全面性的培養,美術院校的圖書館藏應該是有文史哲等全面的館藏特色。前面提過,關于對美的認識是囊括與各種學科之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美術理論認識的狹小范圍,對學生的培養引導應當具有發散性,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對美的認識。對美認識的復雜性,早在自古便有了很多不同的學說。比如美同道德的關系、與政治的關系等等。其中千絲萬縷的關系是分不清的,中國最早的美術是“成教化、助人倫”,出于政治維護考慮的。包括前邊提到的“羊大為美”的學說,之后便提到“美與善同意”,便把美提到了道德的高度。中國繪畫發展到文人畫階段后,美術的發展就更加自如和多元了,它把對繪畫的高度的認知,直接與繪畫作者的人品和學識認知聯系起來,指出繪畫的高低雅俗是由于繪畫作者本身的高低雅俗一致的。“畫有雅俗之別,所謂雅著,謂志趣高尚,胸襟瀟灑,則落筆自殊凡俗。”(《中國歷代畫論》周積寅江蘇美術出版社p674.)畫者志趣高尚、胸襟瀟灑,落筆只能不凡。所以說,美術院校的教育培養,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修養,提高他們對于美的認知和格調。
第二,“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圖書館有好的館藏,可以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關于提高圖書的館藏質量是每個圖書館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在這暫且不談。在美術院校圖書館藏上,應當注重突出美術的專業特色。美術的專業特色,正如前邊所提到的,美術類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在實踐操作上的培養。從教學過程上來說,臨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圖書館在具備大量其他知識儲備的同時,要關注于美術學生的學習過程。美術類院校的圖書館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臨摹范本,以供學生在學習借鑒過程中使用。美術不同于其他門類之處在于,美術是以視覺觀賞為主的。所以,美術院校的館藏圖書一般都是以圖片的形式為主的,也就是在館藏上,比較側重于畫冊的館藏。
在美術院校中,設計類的計算機軟件在美術院校圖書館館藏中應當占有很大的比重。計算機的進步和發展是非常驚人的,這些計算機設計軟件通常幾年就更新一代,我們的館藏圖書也就隨著時間被淘汰過時。做好這部分圖書的更新換代,對美術院校的教學科研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三,當下是網絡的時代,電子資源在如今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如今攝影印刷技術不斷發展,圖片的傳播在網上顯得更加的簡單。美術院校的的館藏應當注重這部分資源的應用,選取一些高清的資源供學生學習使用。
綜上所述,美術院校的圖書館與其他院校有著共性,也有明顯的自我特色。在圖書館的館藏上,在把握知識面“全”的基礎上,美術類院校圖書館要結合自己學校教學要求,把握美術的專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