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開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我國正處在政府信息公開的起步階段。200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頒布實施,奠定了圖書館作為人們獲取政府信息通道的法制框架和法定地位,自此圖書館就不再只是方面資料的借閱場所,面是成為了向廣大讀者提供政府信息的平臺。
高校圖書館雖說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們的學習,但它也有一定的面向大學生提供政府信息的集中、有序、方便查詢、快捷獲取的服務職責。因為在校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國家的希望,促進在校大學生對政府信息的了解甚至是熟知國家政策,我認為非常有必要。這是大學生經過大學生活歷練不可或缺的內容。所以為了更方便大學生去了解社會了解國情,為以后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大學圖書館有必要提供應足夠的政府公開信息。到目前為止,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基本上還沒有什么進展,存在多種困難和問題。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搜集、整理、加工、傳遞信息的中心,長期以來它承擔服務教學和科研的職能始終沒有改變。很多高校圖書館沒有著眼于發展更高一層次的政府信息公開,而只是將大學圖書館作為教學和科研的工具,忽視了學生們對于政府信息的需求。因此大多高校圖書館缺乏政府信息公開化理念。
許多圖書館員都是一些不正規的館員,都是非專業人士,這就大大放緩了高校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業務的進程。或者有些圖書館館員,只按照傳統文獻的服務方式,使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受阻。比如說對一些電子政務中提供的公開目錄、分類方式、主題范圍或者跨區域、跨部門查閱的途徑不熟悉等問題[1]。使讀者得不到應有的服務,久而久之打擊了大學生關心時事政治和國家政策的熱情。
政府信息公開有效實施的前提是齊全的政府信息,但是高校圖書館收集的政府出版物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嚴重不足。究其原因:一,由于高校圖書館長期專注于傳統的文獻資源建設與讀者教育職能的發揮,遠離政治中心,對政府出版物重視不夠、收藏量小;二,在于紙本文獻收集困難。大量的政府文件都是通過內部渠道進行傳播,非規范性政府文獻尤其難以找到,對高校圖書館來說公開出版的政府出版物,都是按專業分工,由政府機構的出版社分散出版,通過市場化的動作,主動分發給高校圖書館的為數極少,需要通過市場渠道進行收集,而內部傳播的可以對外公開的政府文件則需要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收藏[2]。普通公共圖書館收集政府信息都是如此不易,那么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育單位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高校圖書館的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起來難度更大。
由于政府機構的層次性,行政機關的隸屬不同、分工不同,造成政府信息粉腸層次性、地域性、時效性、分散性等特點,并且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網站數據格式多樣。面對如此眾多的、格式各異、用途不同的資源進行整合,其難度可想而知[3]。
盡管面臨很多困難,但如果高校圖書館能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主動地開展政府信息服務,那么這項工作一定會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新的起點。
目前,許多圖書館聯盟遍地開花層出不窮,作為教育為主要目的的高校圖書館也要有新的遠大目標和方向,政府信息公開無疑是一大趨勢。所以要抓好時機找到合適的切合點同一些公共圖書館發展聯盟,進行資源互換,資源共享,尤其是在政府信息這個短板上,要主動吸收公共圖書館的優勢資源,以達到擴大自身的信息容量,以更好的服務于學校的各種類型的人員的教育和科研。
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有自己的閱覽室或閱覽中心,但很少有專門是有關政府信息的閱覽區域,為了更方便學生和老師去學習和了解政府信息,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小區域,從而方便大家的使用。高校圖書館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注重收藏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經一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許可或授權,由政府出資出版并向政府各機構或社會公眾發行的官方出版物;二,配備相應的閱覽設備設施,建立基本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規范,以方便公眾集中查閱和利用現行文件。展覽區域除了保存大量本地區可以公開的行政資料外,還需要建立文件目錄庫,錄入各級機關及文件庫中的文件目錄,并購買文件管理軟件,建立完善的檢索系統,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4]。同時,閱覽區要負責收藏政府公報、期刊、報紙、多媒體資源等文獻,為人們提供服務。
在高校圖書館專門設立一個關于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咨詢處,全天開放,并在圖書館內設一個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書庫,并按一定的順序排放,還可以在圖書館內設立政府信息宣傳欄,及時發布政府公告。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電子文件的數量急劇增加,政府信息公開在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還將迅速開展自動化服務,構建較為先進的政府信息公開模式,在無紙辦公、遠程辦公、政府信息傳輸等方面推進信息化建設[4]。這些參考咨詢服務的目的也是為了更有真對性的把一些信息提供給更需要它的人手中,而且能夠對用戶提供更多準確和及時的解答,同時也提高了圖書館員的工作效率。
高校圖書館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一個場所,不僅要做好信息的咨詢服務工作,還要發揮其樞紐和橋梁的作用。一個新政策、新法規的實施,都會對公眾產生影響,反映是好是壞,是否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是政府非常關心的問題。所以高校圖書館在做好信息公開服務工作的同時,可通過專題調查問卷、反饋信息表,或網上用戶調查等途徑廣泛征求讀者的意見或建議,以定期編寫評價報告等方式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使政府能夠了解公眾心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作方向,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應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公眾帶來更多詳細深入的咨詢幫助具體為通過何種渠道能夠了解政府信息如何進行檢索等。圖書館需通過相應的辦法不斷優化和整合各類政府信息便于公眾進行精細化、特殊化檢索。針對那些無法親自到館的顧客應通過電話網絡或者新型網絡交流方式為他們提供便民服務。
政府公開的信息中有許多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或是一些復雜不易理解的政府法規條例,高校圖書館可就這些問題不定期地開辦一些專題講座,聘請該領域的專家學者面對面地講解,深入細致地分析,并對公眾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通過講座,既可促進公眾對政府信息的正確理解,又是專家零距離聽取意見的好時機[5]。這對一些熱愛祖國和時事政治的同學和老師是再好不過的一種服務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向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一方面,各級政府應建立政府信息及時、完整進入公共圖書館的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也應該充分發揮在信息資源組織方面的優勢,為公眾收集更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除此之外,政府部門與公共圖書館之間應當加強溝通,在其職責范圍內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6]。當然高校圖書館也有與這些相交叉的部分,同時也能起到一些公共圖書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所涉及到的人群更為專一,更有前景,所以說國家應該加快圖書館立法,從而確保高校圖書館在社會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由于沒有強制性的制度要求,高校圖書館想獲得更多的政府文件資料非常困難。為了提高高校圖書館搜集、整理政府信息的效率,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在保存和利用政府信息方面的作用,西城區政府嘗試借鑒國外一些比較成熟的經驗和做法,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政府出版物在高校圖書館的寄存制度[6]。
政府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是最大的資源擁有者,也是最大的生產者、使用者、發布者,圖書館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時,若得到政府機構的認可與支持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高校圖書館要考慮與各政府信息公開部門溝通,爭取政府部門在政策、資源及人力等方面支持高校圖書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同時要與政府機關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促進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順利開展。我想這將會成為高校圖書館將來發展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這樣一來將會扭轉傳統觀念,優化服務方式在傳統思想的制約下很多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未能對政府信息公開有正確的了解,政府信息公開不止是搜集或者是查閱服務,很顯然這對高校圖書館面向大眾,服務大眾是一個機遇,同時也將為適應人們不斷增加的信息需求打下基礎。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創新思想認真開展信息公開工作為廣大師生及群眾帶來全新優質獨到的信息服務,以適應當今社會多元化的用戶信息需求。
當今社會信息演變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其對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 響,高校圖書館應該抓住機遇,順應時代的發展,搶占時代的高峰,最大化的發揮其作用。信息化時代了解信息資源意味著掌握了生存的權利,而喪失信息資源則意味著競爭將處于劣勢。全球各國的競爭更多的可從信息實力予以體現。作為信息資源的壟斷者政府有必要和信息傳播和高度信息共享的高校圖書館進行良性溝,從而通促進政府信息的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