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數據時代的基本特征集中體現在其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方面的重要優勢。大數據時代具體包括了四項基本特征:信息容量大、工作效率高、信息種類多、信息價值高。創新模式來實現異構信息同時接入與實時信息處置。圖書館的數據來源非常廣泛,一方面可以通過工作過程中數據與信息的積累來獲得,另一方面可以從互聯網、云計算等眾多環節中獲取。大數據能快速、準確地從龐大的數據庫中把有價值的數據成功提取出來,此功能對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圖書館領導者必須要高瞻遠矚,針對圖書館的現狀選擇與之相配套的大數據技術,要考慮到圖書館所處方位、服務范圍等各個環節,同時也要考慮到分層、分級、分類等工作環節,嘗試創建大數據下各種類型的科學模型。第二,圖書館必須創建大數據下的新型管理機構,保證能科學有效地管理好工作流程中出現的各類數據。對各類數據搜集、使用與管理要制定科學的方案,各部門要協同合作,共同做好圖書館工作。第三,圖書館要嘗試在服務環節引入大數據技術,通過完善以往的服務方法,為讀者提供快捷的服務。
現在的圖書館已經開始嘗試運用大數據技術。此類技術的運用能提升大數據之存儲、管理能力,具有容量大、穩定可靠、非常實用等特點。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成功地把人工智能、統計學等多種模式有效融合起來,能從龐大的數據庫中把有價值的數據成功提取出來,圖書館要繼續加大其大數據建設,要與時俱進,在技術上實現突破,要借用新型大數據技術,來創新發展圖書館的大數據,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機構知識庫的創建,可以具有對有效數據的上傳和存儲功能,鼓勵研究者們積極上傳有價值的數據,為數據庫提供高質量的信息,讓所有的人都享受到數據分享帶來的便利。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機構知識庫應該包含成果庫、監管庫等多個分支,通過成果庫的展示,把專家學者的先進經驗和理論呈現給更多的研究者。
首先,機構知識庫里的信息分為公開與非公開兩種類型,公開信息包括發表了的論文、通過了的報告等內容;非公開信息涵蓋了實驗記錄、教案等很多內容。非公開信息為機密信息,不是所有人員都可以隨便訪問的,訪問范圍一般是有所指向的;訪問權限根據需要進行設計,包括下載、評議等權限。其次,應通過監管庫的建設,把各部門、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進行歸類整理,為學校團隊、個人的研究提供展示交流的舞臺。機構知識庫里的許多信息都是在實驗過程中得來的,是最直接、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信息,很多信息還沒有研究透徹,需要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深入探究。
首先,從校內而言,應通過提高工資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應加強內部員工培訓,希望通過有目的的培訓活動,提高內部職工的大數據技術能力。鼓勵各高校同企業結對子,幫助各企業培養更多的此類高科技人才。其次,從校外而言應鼓勵優質企業強強聯手,為培養大數據專業工程碩士提供廣闊的舞臺。各圖書館也要高度重視并創新大數據下優質人才培養模式,爭取有更多優質人才加入到圖書館大數據管理工作當中來。
高校應逐步創建智慧型、服務型圖書館,有效地增強圖書館的智能化水平與資源共享的能力。當前,影響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圖書館檔案資源不完整。圖書館要在計算技術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中國檔案云”,對圖書館的檔案資源展開整合,涵蓋了檔案機構同圖書館、博物館等多個部門間的合作,創建資源共享平臺。
同時,圖書館要根據當前館內的實際情況,逐步增強智能化能力,運用新型技術對有價值的低密度信息展開研究。要根據讀者信息與實際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要創設讀者信息數據庫,通過對讀者信息的整理和分類,能及時發現讀者的需求。同時,圖書館要借助大數據里的信息,把有價值的數據通過多媒體的幫助展現給更多的讀者,進一步增強圖書館的社會功能。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圖書館要實現飛速發展,就必須重視大數據的運用與發展,圖書館把各類數據轉化為信息與知識的能力如何,直接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體現了圖書館的競爭能力。所以圖書館必須要創新發展,開發出與大數據時代相匹配的新型服務模式,要利用大數據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方面的重要優勢,不斷地推進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升級,促進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