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年來,高校的發展要受到很多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具體是指在短時間內出現的、演變迅速且影響比較惡劣的對于高校形象和聲譽有影響的事件。在各個高校,學校意外死亡這一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尤為惡劣。且由于互聯網的發展,這些高校突發事件往往會在網絡這一平臺上迅速的傳播,而且這些言論可能會對高校的發展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對網絡輿情進行正向引導就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關于“網絡輿情事件”,學界暫時沒有形成共識性概念。網絡輿情事件是指引起網民群情激憤,給涉事組織機構或當事人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的危機事件。本文所指的主要是高校內部的網絡輿情事件。高校做好網絡輿情的管理不僅是為了自身的安全穩定發展,更加是為了先進文化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傳播陣地。
網絡輿情的傳播機制和傳統輿情發展機制有著很多的相同點,在事件出現后網民會對這一事件進行廣泛深入的評論,評論數量會在單位時間內達到一個當量,在達到閾值后便會處于平穩發展的態勢。
大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他們的求知欲也比較強,且由于人數較多,所以他們的言論常常會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的反響。在現今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網絡輿情傳播也有了新的特征。所以,高校在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理時,一定要堅持引導為主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夠很好的轉化危機,并獲得師生的大力支持,避免突發事件的進一步蔓延。作者將某個高校的突發事件作為研究對象,深入的分析了高校網絡輿情的傳播機制。
作者所分析的高校網絡輿情案例具體為:該高校的學生出現了意外死亡的情況。學生A不小心從學校的某處高樓摔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后,最終死亡。分析當時的監控視頻可以發現,A同學在參加完當天的考試后,進入頂樓很久都沒有出來。4分鐘之后,一個經過樓下的人發現其面部向下趴在地上,地上全都是血。將這一事件告知公寓的輔導員和醫務室后便將該同學及時的送到了醫院,但最終該同學還是死亡。刑偵機關在對現場和醫院的檢查報告進行檢查后發現,該同學在樓頂上一時想不開便跳下去了,最后因腦干損傷而死亡。學生家長在了解到這一情況下,內心非常悲痛,也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便在微博、論壇上各種傳播學生死亡時的照片,也對高校進行了批判。在幾日之內,百度對于這一信息的搜索便達到了1500條之多,高校的官方微博賬號也收到了500多條的批評私信,學校各個班級的群也受到了這類信息,還有很多媒體要求到校采訪校領導以了解第一手信息。事件發生的三天之內,學校的官方微博便將視頻、錄像、調查材料都予以公布,但仍未能阻止批評的聲音。
通過本例可以發現,突發事件在網上的傳播主要有以下特征:(1)傳播的渠道多樣且速度快;網絡具有人人可見的顯著特征,所以一旦在網絡上發布某一事件,則可能很快就變成了街頭巷尾都在評論的熱門事件。(2)傳播的影響范圍非常大;人們往往會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且偏向于同情弱者,所以在很多時候往往都會忽視了事實。(3)傳播信息的復雜性強,傳播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
網絡輿情發展機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網民關注議題與觀點過于多元化,這便使得網民非注意力被分散,常常會導致輿論“一邊倒”的問題;(2)網民的情緒向度比較單一,這便使得很多不了解實際狀況的網民極易受到情緒感染,最終導致立體化的感染機制。
高校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傳播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網絡輿情的傳播速度非??欤虼嗽诔霈F網絡輿情事故時,很多人往往只關注事故的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最終使得網絡輿論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快速傳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就成為了應對網絡輿情的最重要措施。
為更好的規避網絡輿情的不良影響,高校在對網絡輿情進行應對時主要應該把握好以下兩個重點:一是不斷提高防范意識。高校應該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好能夠設立專門的網絡輿情管理團隊,并制定一些應急預案,這樣在網絡輿情出現時才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亡羊補牢的工作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二是積極主動應對網絡輿情。在突發事件的網絡輿情處理中,高校一般都顯得十分的被動。通過例子我們也可以發現,高校如果能夠更加及時的進行處理,則對于網絡輿情的控制會更好,其不良影響也會有顯著的減少。所以,在出現網絡輿情時,高校應該積極的應對,第一時間尋求對自身有利的問題解決方式。
一旦出現了突發事件,則每個人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參與到這個傳播過程中來,人人都可能變成傳播者,使用微博等網絡渠道可以很輕松的完成信息的轉發,因此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大大提高。所以,高校要想處理好網絡輿情不良影響,就必須對其傳播機制進行控制,并在事先制定好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