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鵬 趙玉真/西京學院
當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分析探討了創新創業教育實際開展情況,總結出具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的具體策略:
雖然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未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也并未融入我國正規教育體系中,難以形成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高校教育總規劃中也并未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明確指示,大部分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當成就業指導課的部分內容,或者是學校選修課以及創業講座的具體內容。此種教學模式,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課時量匱乏,基礎設施難以保障,嚴重降低著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我國對創新創業研究起步較晚,并無未有具體實施的職能部門,創新創業研究的學者大多都是其他專業涉足,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專題研究,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難以形成交叉融合。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社會用人單位極為重視人才的專業化素養以及綜合能力,高校以創業為導向的模擬實訓教學是否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就是師資力量,當前大多數高校缺乏專職教師隊伍,現有的創新創業教師并未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培訓,雖然這些教師專業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卻缺乏創業經歷,難以準確把握企業經營與管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無法有效應用企業的真實案例進行實踐講解,導致模擬實訓教學實踐指導力較弱,學生也難以提高學習興趣。當前以創業為導向的決策模擬實訓教學應當加強改革創新,但是教師缺乏專業知識,自身素質有待提高,也限制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
當前我國實施雙創教育下,形成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征:(1)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角色與身份發生轉變,加強與其他同學社會的交流互動。(2)當前,我國大力倡導雙創教育,由于各項政策極為寬泛,開放程度為大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實踐機會。(3)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4)得到國家與社會全方位支持的良好發展勢頭,創新學生的發展思維,有效激發市場經濟活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雙創教育發展理念下,應當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內涵,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通過加強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自覺性,有助于推動學生將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有效落實,提高學生的創業素養與綜合能力。
在當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下,創新型技能人才成為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結合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有效的扭轉教育觀念,在教育過程中有效的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切實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長效融合。可以從院校的整體機制入手,將創新創業教育機制,與專業教育指導人員、教務處人員有效聯合起來,形成教育聯動機制,院校積極做好績效考核與師資培訓等工作內容,在人員配備與制度配套的支持下,有效的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
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能夠運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予以引導和幫助的教學理念進行趣味教學,積極與學生研討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與新問題。通過構建多規模、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框架,使人才培養計劃更符合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掌握校企合作機會與平臺,在體驗創業的過程中,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以及創新創業意識。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當前推行創業的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了有效適應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將創新型技術人才培養當作教學目標,此種教育改革促進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夠確保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從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