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國家重視在高校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這就要求作為大學生教育重要陣地的高職院校必須深入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關系,積極探索高職思政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互融策略,讓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擁護者、積極宣傳者、模范踐行者。
目前,高職思政教育現狀堪憂。雖然國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學生整體的思想政治水平仍然不盡如人意。高職院校重視思想政治教學,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學,但是部分大學生對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興趣不高,對于國內外時事政治漠不關心,在西方現代自由民主等思潮沖擊下,學生還有崇洋媚外的心理,政治思想模糊不定,甚至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立場,對社會主義制度持懷疑態度。由此可見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非常嚴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同時也是充分結合中國國情的重要意識成果,是一個現代化的價值觀理論,是當代中國價值觀一次重大的理論飛躍。為給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在高職院校中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不斷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校園中存在一些非主流價值觀的蔓延與滲透威脅,讓處于成長期的學生陷入迷茫。當前大學生以“90”后年輕人為主,喜歡追趕潮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社會的價值觀與消極腐朽文化滲透到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層面,隨之出現利益選擇功利化、價值選擇多樣化,過于強調個人利益至上、忽視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等問題,社會主義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被遮蔽和消解,從而產生道德水準下降與道德文化缺失的問題。多元價值觀給學生的沖擊影響比較大,因此高職院校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的培養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具有關鍵作用。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具體表現。然而由于受到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影響以及種種不利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國當前大學生民族精神培養狀況不容樂觀。面對良莠不齊的文化、思想,部分大學生過分認同西方的價值觀念,對于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了解不夠,甚至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某些成分持冷淡和排斥態度,缺乏民族自豪感。由此可見,高職思政教育中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對于構建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目標和價值所在。從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推進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刻不容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據著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制高點,對于思政教育有著指導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充分發揮關系著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高低,高職思政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必然。
一是對于學校而言,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場所,也是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鋒的重要陣營,是塑造大學生、培養大學生價值觀的主陣地。高職生的素質、成長與成才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重要影響。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建設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方位發展,培養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對于高職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變思政教育模式和探索教育困境出路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才能充分發揮塑造人、引導人的功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能夠保證人才培養的社會主義方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增強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三是對于學生來說,可以促進學生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理想和信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體現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認知與行動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形成一股精神文化力量,有利于使得學生充分理解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目標以及個人的價值體現,最終促進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理想和信念以及對于國家發展的自信。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互滲透和融合的,是互相促進和互相影響的。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進行需要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對高職大學生的意識形態進行培養,才能夠促進學生逐漸形成社會理想、產生精神動力。
面對新時代和新形勢下學生特點的顯著變化,探索出高職思政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策略。通過“三個課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職思政教育融會貫通。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到思政教材、融入到大學課堂、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主體的思政教育“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要根據當前“90后”高職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課堂內容,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著力向學生傳授正確的認識論和科學的方法論,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深化其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理解。同時,注重延伸“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結合“國慶節”、“五四青年節”、“12.9運動紀念日”、“12.13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日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意識教育、責任意識教育等大學生主題教育,使他們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成為先進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勤奮探索者和模范實踐者。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之中,充分發揮以校園文化為主體的思政教育“第二課堂”的影響滲透作用,引領、熏陶“90后”大學生,不斷增強他們的文化修養,通過舉辦高質量、有品位、效果好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成為各項活動的主角,在體驗接觸校園文化過程中不斷接受不同思想觀念的碰撞,不斷探尋思考社會與人生,潛移默化中構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體驗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感、可知,促進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實踐中,充分發揮以社會實踐為主體的思政教育“第三課堂”的延伸作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等,吸引高職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深化對“第一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積極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和踐行者。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等,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我,實踐中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綜上所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互通互融的。在高職思政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求創新思政教育課堂內容和改變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真正培養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擁護者、積極宣傳者、模范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