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阜新高等專科學校
紅色文化傳統教育是將紅色文化有一個形成、發展、積淀、豐富、創新的文化演變的過程,用這種過程宣揚各個歷史時期,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紅色文化傳統教育廣義內涵:在歷史過程中,世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人類文明的總和,其中包括當代的社會主義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
紅色文化傳統教育狹義內涵:是指以傳統紅色文化形態表現出來,從而體現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方向和目標的文明形態
高職院校對于紅色文化的傳統教育還在采取著傳統的教育方式,以板書為主,授課老師主導課堂,這樣就使得認知的主體也就是學生本人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這樣高職學生學習紅色文化傳統教育的主動性就沒有了。加上一些思想上僵化的貧乏,語言上的貧瘠,這樣只能夠讓當代的高職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傳統教育敬而遠之。
現如今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紅色文化教育注重理論的灌輸,而忽略了實踐的體驗,始終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宣傳教育,然而在這個多元化和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文化整合的時代經濟體制中的社會里,一部分的高職學生沒有能夠抵擋住其他文化的沖擊。對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例行公事,照本宣科的進行紅色文化教育。使得高職學生很少能夠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這種教育理念嚴重的約束了紅色文化傳統教育的效果。
(1)艱苦奮斗精神,在過去的抗戰年代物資匱乏、敵強我弱,我們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堅定自己依然能夠戰勝敵人,這種精神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如今我們的高職學生生活在和平時代,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的條件已經今非昔比,但是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這種精神我們應該傳承下去。(2)實事求是精神,1941年12月,毛主席為中共中央黨校題寫了“實事求是”這四個大字,不管在什么年代我國的發展始終都是確立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夠發現真理、知錯改錯,才能與時俱進。(3)群眾路線,在戰爭的年代我們的黨能夠取得勝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走“群眾路線”。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最好總結,也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
做為新一代的高職學生,正處于知識創新的新時代,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總和素質,才能夠適應當前的需要。要從實際著手,在困難和壓力面前,要使自己牢記井岡山精神,樂于奉獻、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勵精圖治、自強不息。
(1)革命的無限忠誠和堅定地理想信念。在紅軍的長征中面對著極端的惡劣環境和革命與反革命斗爭的兩種力量中禁住了嚴重的考驗,克服了險阻、渡過了艱難。(2)不畏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這種精神是長期基于理想和信念所鑄成的,加上正確的思想路線的指導下,長征就能夠取得勝利。(3)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4)牢記宗旨,顧全大局,一切為了群眾。我們共產黨是人民的共產黨,只有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這樣才能創造出今天的美麗河山。(5)嚴守紀律、舍小家為大家、互助友愛。在長征中我們依靠嚴守紀律作風,顧全大局服從整體利益,互相配合、互相協助,才能夠在這一歷史階段取得勝利。
(1)強化機遇意識和進取觀念,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要及時調整政策,積極進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壯大自己。(2)要時刻保持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要有憂患意識,遇到新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想到新的方法。
(1)瀏覽“紅色網站”。例如: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文明網、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紅色文化網、紅色故鄉網、老兵網、中國紅故事網、西北革命歷史網等等。(2)參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例如: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嘉興市南湖中共一大舊址魯迅故居紀念館等等。(3)“紅色教育”講座。例如:“培養紅軍精神講座”、“紅色教育大講堂”等紅色教育的講座。(4)紅色電影。例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剛》、《紅巖》、《紅色娘子軍》等等。(5)參加“紅色教育活動”。
習主席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作為支撐的。當前,西方的敵對勢力正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上的滲透。他們否定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鼓吹西方言論,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高職學生更應該保持時刻的警惕。紅色文化教育能夠有助于你們構建當代高職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讓我們將紅色文化傳統教育繼續發揚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