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琳/湖北文理學院
供給側改革是指在適度提高總需求的同時,加強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性增長動力。供給側改革涉及到生產領域和服務領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高校圖書館作為服務于廣大讀書人的公共場所,存在著服務供給失衡的現象。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服務對象的差異、讀者需求內容的不同、需求時間的不一致、各圖書館服務方式的不同等等。如果這種供求關系失衡太嚴重,就會影響到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和發展,要想實現圖書館服務高效、可持續的發展,供給側改革必不可少。那圖書館如何調整供需關系,提升圖書館的辦館效益,增加圖書館的吸引力,將是本文討論話題的重中之重。
高校圖書館給讀者和用戶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信息的咨詢服務、文件信息的打印及復印、空間類型的服務、學科專業的服務、新興技術的體驗服務、科技領域的查新服務、定題跟蹤的服務等。高校圖書館給讀者和用戶提供的服務都屬于圖書館的供給環節,需求指的是讀者和用戶需要圖書館提供這樣的服務。目前高校圖書館的主要矛盾是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供不應求、供過于求都屬于供需失衡的現象。造成這種供需失衡的原因是:高校資金分配不合理,圖書館發展的策略不當,技術條件比較落后,信息資源共享功能不先進等。還有一種原因可能是:高校圖書館內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團隊服務的意識比較差,服務的方式比較單一,服務的理念比較落后等等。這些因素都是造成館員積極性差的原因,也是影響圖書館高效運行和發展的阻礙,導致高校圖書館服務供求難以平衡。
加強圖書館服務的管理創新,更新管理的理念,轉變館員消極怠慢的思想,加強讀者和用戶的主人翁意識,為其獲取信息提供一個快捷、方便的環境。加強與讀者的交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需求。要轉變管理體制,建立監督考核制度,監督館員的日常工作環節,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現代化的工作管理模式,注重管理技術的創新,加強網絡、信息和多媒體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促進圖書管服務更加現代化,使圖書館的服務空間更大,更廣。
要調整圖書館的藏書資源結構。圖書館要了解讀者的需求,合理的調整館內的藏書,在廣泛的進行用戶需求調查,采集反饋意見時,要確定文獻的數量和規模,形成合理的館藏結構。
調整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將會影響高校圖書館正常的運作和發展,這種人力資源不合理表現在:人員配置失調,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學歷低素質不高,館員的服務意識差,實際工作能力不高,無法勝任高層次高管理的工作等。而合理的人力資源結構則需要具備相關信息管理的背景和計算機專業較好的人才,只有整體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素質和能力,才能擁有高素質團體,才能提高圖書館的運轉效率。
高校圖書館要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明確在哪里出現短板,并積極地去尋找解決的策略和方法。
1、補圖書館的資金不足的短板
如今,讀者對于信息和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大,經費不足,圖書館內的藏書無法達到要求。而電子資源的使用方便又快捷,花費較少,更新也非常迅速,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這種現代化數字媒體資源很大的方便了人們的閱讀和信息的獲取。
2、補圖書館員工素質不高的短板
高素質的圖書管理員是保證圖書館提供高效信息供給服務的保障。圖書館可以組織相應的科研獎勵活動,成立業務團隊,舉辦業務競賽來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館員應該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管理能力,增強自我的服務意識,創建一支優秀的服務團隊。
注重服務理念的創新。圖書館應摒棄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樹立新的資源和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網絡和人才的優勢,增加新的特色理念的服務項目,滿足讀者對于圖書館服務的需求。
注重服務方式的創新。服務方式的創新主要利用網絡的方式進行創新,圖書館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設備開展在線信息咨詢,傳遞文獻,發布圖書館的信息公告等。
高校圖書館服務的供給側改革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要不斷得了解讀者的需求,注重服務供給側要素體系的結構合理配置,提高圖書管理員的綜合素質,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質量,創新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和服務的內容、方式,讓學生能學習到更加廣泛的知識和信息,使圖書館的服務能夠高效、迅速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