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鞍山師范學院
眾創空間的概念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提到的。眾創空間是一個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可以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創新與創業相結合,以專業化服務推動創業者應用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業態[1]。
(1)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氨妱摽臻g”可以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便捷服務,體現了以創新創業者為本。高校培養“雙創”人才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必須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在學校管理、教學過程、課程設置、校園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2)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必然要求。眾創空間通過提供良好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落地,開展創業活動,激發個人潛力,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價值。高校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以創業來帶動就業,進而實現高質量的就業。(3)推動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應用型大學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的技能技術實用性,因此應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氨妱摽臻g”的建設,會推動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對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目前很多高校對于“雙創”人才培養的理念還未真正落實到位,對于“雙創”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對于如何真正從課程、師資、評價等各個環節和方面培養“雙創”人才,還不能真正落實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學生的創業項目普遍存在創新項目轉化率不高,創業項目大部分仍停留在計劃書上等現象,隨著學生的畢業留校,項目即終止。高校除了需要提供資金、幫助學生進行科學的項目設計、還需校方與企業以及政府等組織的大力支持和創業指導,幫助學生提高項目轉化率。
很多高校教師缺乏相應的企業一線工作經驗或是創業經驗,因此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業實踐相結合,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方面能力不夠。
目前國內應用型大學的“雙創”課程體系普遍不夠健全,創新創業教育等真正能夠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課程在教學體系中所占比重極少。學生中普遍存在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輕視通識課等素質教育課程的學習的現象,從長遠看不利于學生全面自由的發展。
由于應用型大學各專業的背景不同,不同專業有各自的特色所在,因此在應用型大學“雙創”人才培養過程中,可以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完善“雙創”課程體系。同時,利用應用型大學“眾創空間”這一大學生創客、青年創業者、教師和企業家聚集的場所,通過“雙創”人才的自行選擇,形成自己的課程體系。
應用型大學在創建“眾創空間”的過程中應注重與企業及其他機構的接觸,協調高校內外部資源,從學校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出發尋求與政府、企業以及高效的長期合作,完善項目轉化平臺。
吸引學生走進眾創空間,幫助學生組建創業團隊,推動學生創新思想轉化為實際價值。尋求來自政府、企業以及有豐富經驗的創業者,為眾創空間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轉化機制,爭取政府、高校、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的支持,幫助學生創新產品的轉化,以及創業項目的運營。
應用型大學中應該重視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及鍛煉教師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在應用型大學“眾創空間”運營過程中,應考慮充分引入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技術工程師乃至企業家作為“雙創”導師。這樣做可以給 “眾創空間”注入必要的市場活力,更加有利于“雙創”人才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鼓勵教師創新教學和考核方法,引導教師參與校內外的科研成果轉讓、轉化、入股,并在職稱評定、教學考核、師資培養等教師關心關注問題上予以一定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