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琴/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田心小學
小學班主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僅對教學工作的展開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在很的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長。作為班級管理人員的班主任,它所擔負的身份不僅僅一名教師,更是一個供學生們學習的榜樣。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必須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具體的情況創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實踐水平。
管理人類各種組織活動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種活動。“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認為:“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具體到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上,班級管理主要包括三項內容:首先,挖掘班級中有才能的同學并組成班干部團隊,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其次,制定班級管理制度,依照制度管理班級;最后,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萬變不離其宗,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也要以這三個方面為基礎來進行。
1、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2016年4月,湖南道縣一名小學生遭四名學生的毆打;2016年12月,江蘇宿遷一女生被同學逼迫吞食鐵釘;類似的校園暴力事件不止一次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不斷沖擊著我們的眼球,也讓我們對校園暴力發生原因產生了思考。筆者認為,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校園暴力事件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中,班主任處在高高在上地位,學生只能服從,毫無自主性可言。此外,部分班主任將體罰作為管理班級的主要方法,這就很容易讓學生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因此,傳統的班級管理方式已經不能實行時代的需要,班主任必須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
2、管理方式的創新是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
自從就見過以來,我國政府就對教育問題格外重視,到目前為止總共展開了八次教育改革。20世紀80年代,在《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首次提出了“素質教育”這一概念,這也成為了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據教育部發通告報顯示,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57億元,其中義務教育的分配占比為45.49%,遠大于其他部分。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發現政府對于小學義務教育的重視,更能看出我國對于教育改革的決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班級管理方式也必須改革創新,緊隨時代潮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才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1、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班級氛圍建設是一個班主任管理班級時的重要任務,良好的班級氛圍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對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創新班級管理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班級凝聚力,最終營造一種和諧歡樂的班級氛圍,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1世紀的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但是人才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從小抓起。班主任在創新班級管理方式時,可以適當地將一部分班級管理的權力轉交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更能在學生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建民主型的管理風格指的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盡量少控制本級內學生的活動,盡量少的制定規矩來限制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調動自身積極性并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給學生一定的民主權利,提升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并積極采納學生的建議,這樣的學生才能產生班級歸屬感,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轉變學生評價標準是班主任創新班級管理方式的第一要務。傳統的評價標準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唯成績”論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班主任必須建立新的、全面的學生評價標準,來全面地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構建新的評價標準時,可以讓我學生參與進來,采納學生的意見,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新標準的認同感。
教育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言傳身教”,其中“身教”的作用要遠大于“言傳”。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發揮榜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不僅要做好日常備課等工作,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藝術和情緒調節能力等素養。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取締舊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推廣新型、高效的管理制度,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