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物流金融具有新型的融資模式,它能夠改善很多中小型企業無法得到融資的問題,因此很受歡迎,我國也越來越重視物流金融這一行業,從最初的理論研究到后來的在一部分大學中設立物流金融專業課程,我國致力于培養物流金融行業的人才,以此來協調經濟的發展。物流金融課程的設置勢在必行,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有利于中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能否協調發展離不開物流金融行業的支撐。(2)有利于物流行業的現代化,將物流金融行業作為整個物流行業的一個帶動點。(3)有利于為我國培養一大批物流行業的精英,同時緩解一小部分人員的就業壓力。(4)有利于為我國現代的物流專業健全課程體系。
20世紀末,物流金融課程第一次出現在了大學教學的課程中,同時,我國第一次面向全國招收物流方面的大學生。隨后,我國職業院校逐步擴大規模,將物流專業推入幾百所大學,遺憾的是,物流金融是在多數學校中被遺忘的專業課程,物流金融成了整個物流行業的缺口。由此可見,必須把這一課程加入到物流行業的大家庭中。
我認為,物流金融課程是整個物流行業的關鍵所在。它是一個極具綜合性的學科,主要涉及物流方面、金融學、貿易管理學、保險法、經濟法等方面的知識,因此,物流金融的如何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它的前導性課程主要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基礎課程主要涉及法律、金融方面的知識,專業課主要有物流、貿易管理等深入的知識。物流金融的運作模式由物流結算模式和物流融資模式兩部分構成。物流結算模式由代收、墊付貨款業務與匯票兌換業務等組成;物流融資模式由融通倉、海陸倉與物流授信等組成。此外,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創新才能適應外界的變化,所以物流金融也應該適當尋求創新。物流金融風險也是物流金融的重要一環,它的主要研究方面是風險的判別、預防、應對與處理效果的評價。其中,由于風險管理的技術型較強,不適合在大學階段學習中深入講解,所以可以側重講述理論和案例的結合分析。物流金融的監管問題主題是它的參與者,同時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
金融物流目前的現實情況是,物流行業其他專業在大學中為主修課,物流金融基本都是選修課的位置,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并不能學到其精髓,而且物流金融這一課程的定位出現了錯位,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社會上這方面的人才本來就缺失,而課程的地位仍舊很尷尬,這一點需要國家在宏觀上做出調整和部署。
物流金融課程的設置,可以讓初學者較為容易、清晰條例地了解物流金融相關的基本知識點:如定義等。從而進一步了解和物流金融有聯系的資金預付、核算、保險問題、私人信貸問題等物流金融相關能力。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后,學生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匯總和分析自己收集掌握的資料,在實踐過程中對物流金融方面的公司出謀劃策,提出良方。最終目的就是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可以采取的課程講授方法如下:
一是及時溫習,從中發現新的知識,并與時俱進。由于物流金融是一個綜合性強的課程,其內容豐富多樣,不僅對于講解者有難度,學習者也不能懈怠,需要時常溫故知新。在講解物流金融課程的內容時,將它作為重點講解的內容,同時用好互聯網、多媒體等設備,及時搜索鏈接到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上。只有不斷地重復,間斷性地刺激學生的大腦,這樣才能慢慢融會貫通,再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求真務實,結合實例,實踐探究。物流金融同時還是一門解決實際問題課程,和金融方面的實際案例結合緊密。所以,必須要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即每一部分的教學要結合實際案例講解,培養學生處理實際情況的能力,必要時候可以去實地考察,深入實際。只有這樣,通過不斷地結合實際案例,充分積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經驗,才能逐步做到遇事不慌,手到擒來。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更能讓學生更早地接觸社會,有利于學生和社會接軌。除此之外,還可以創辦屬于自己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自發舉辦與物流金融相關知識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推薦有能力的學生參加相關比賽,提升自己,鍛煉自己。
三是及時交流,共同研討。當今社會,物流方面的知識相對更新較快,因此不僅學生應該溫故知新,老師也應當定期進行商討,分享交流成果,不斷進步,更新自己的知識庫。通過師生共同研討,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去閱讀相關文獻,有必要的情況需要去進行實地考察,這樣有可能會發現新的問題,激發師生的創造性。通過結合考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設計。物流金融創新重點是和學生講授如何進行物流金融創新以及相應的創新案例成果共享。
物流金融逐步成為新時代的一種重要金融創新專業,需要不斷的有人才加入這一行業,壯大這支新興隊伍。不斷發展物流金融創新,可以明顯改善銀行擔保貸款集中在不動產領域的現狀,對降低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金融業與物流業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只有從教學方面打好基礎,才能為未來的金融物流實現良好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露,李鋒.物流金融[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李蔚田,譚恒,楊麗娜.物流金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