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將終身體育理念合理融入到體育教學工作之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育未來發展。
第一,終身體育是長久的運動。終身體育重點在終身之上,并不是短短幾年的授課教學而已,而是將其視為終身事業始終堅持下去的長久性。主要是以個人以身為單位進行善始善終的積極主動的體育鍛煉,并將其作為日常必需品,將其融入到生活中使之成為長久的生活方式。
第二,終身體育是多元多樣化的。在進行終身體育時,不是對某項運動的固定限制的而是動態化的選擇運動模式,根據個人自身的發展特點、年齡需求與自身需要進行不斷的體育運動項目調整,使得鍛煉運動的方式、計劃、手段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齡的需求。同時,通過多樣化的終身體育實現對群體運動愛好需求的滿足,形成興趣愛好,以此為動力促進群體的體育運動。
第三,終身體育具有明確的目標。在進行終身體育的認知與了解時,必須要充分認識終身體育的明確目標,即通過對個身條件的改善,提升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身體機能,保障個體可全身心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優秀的品質、使家人幸福安康,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與價值意義。
在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時需要以終身體育最為核心思想進行教育的整治改革,重視并確定終身體育的指導意義與指導地位。終身體育教育不僅是對體育鍛煉能力的強調與提升更是對學生個體綜合素養的培養,保證學生在收獲體育鍛煉能力的同時,實現對身體綜合能力的培養,保障學生更好的適應各個崗位的工作需求。可見,師生充分重視終身教育的意義。作為教師將其理念深入教學的各個環節是極為重要的,同時也是艱巨而漫長的教學過程。對此,必須要由教師、學生、校領導積極配合,排除萬難,合理安排教學的節奏與內容,根據教學大綱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層層環節之中滲透終身體育的價值理念,以學生的個人發展與前途為目標,進行合理的培養并付諸行動。
眾所周知,在現代應試化的教育下,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存在不足,其考核評價體系也存在局限性,由于對成績結果的過分重視,使得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與掌握存在誤解與不足。對此,必須要突破現階段教育觀念中存在的不足,適時地進行教育改革,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改變發展現狀,使學生視體育鍛煉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學習的興趣,并將其轉為學習的動力。利用此動力保證即使學生步入社會依舊保持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與追求,堅決“建立長相思首”的協調發展觀念,將自己的體育熱愛作為經驗與其他人進行分享,保證體育教育的長效應,并促進教育事業的社會化、科學化與合理化。
在現代化體育發展的要求下,我國的體育教育改革需要始終堅持以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為指導,并滿足體育教學標準中的相關需求,通過對教學結構的不斷優化、教學組織框架的不斷升級,使不同個體特性、不同身體條件、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都可通過學校的教育而進行自我提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現代化的教學中,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進行多元化的教學結構的開展,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實現對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促進其對體育知識的自覺探索,是教學發展的難題。在不斷發展的教學過程中,人類受教水平不斷增長,不斷出現各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常見的包括,多媒體教學法、分層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方法、翻轉教學法等,而這些方法都可以被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中。例如分層教學法,就是指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以及不同需求進行分組,按層次進行教學,教師安排布置不同的任務給不同的小組,使得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與培養,學生都能對理論知識有所收獲并掌握不同程度的運動技能。通過此方法,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體育教學中離不開評價體系工作,構建良好的評價體系可推動體育教學結構的完善,幫助體育教學樹立正確的方向,通過正確的價值引導使得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并進行正確的體育運動。為保證評價體育教學的具有科學性需要做到:首先,以終身體育為目標,將終身體育運動作為指導基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與目標,鍛煉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其次,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需要符合實際工作發展規定,保證評價工作具有實際意義。使其在內容、形式、方向等方面不與實際相脫離。再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考核機制如師生互評、生生互評、自評、他評等。此外,還要保證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只從學習成績一方面進行考量,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進步程度、日常狀態、活動表現等,保證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是公平公正的。
在教學改革工作過程中,應將終身體育理念合理融入其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不斷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廷鋒.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3~5.
[2]王安.終身體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藝術科技,2017,30(09):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