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審計課程作為會計類專業的主干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其審計行為橫跨了國家政治生活、企業內部管理及資本市場運轉,涉及到政治學科、經濟學科與管理學科,因此僅靠課堂上教師的講授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在課下也要做好相應的學習與指導,而利用微信公眾號作為線下師生學習指導交流的工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文章通過對微信公眾號在高校審計課程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期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微信公眾號是開發者或者商家(也可以是個人)通過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一種應用賬號,利用該賬號可以向微信公眾平臺上特定的人群推送一些諸如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實現全方位的溝通、交流、互動,已成為當下一種主流的互動方式。在騰訊發布的《2016年微信公眾號數據洞察報告》中顯示,2016年微信公眾號數量達到了1777萬,較2015年增長了32.1%,2017年微信公眾號將輕松突破2000萬大關,基于微信公眾號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高校學生群體之間微信公眾號影響力越來越大,若將微信公眾號應用于教育事業,充分發揮其互動交流的核心功能,將有效推動高校教育事業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在傳統的高校審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在課堂之上才能與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指導、交流,教學范圍、時間有限,難以實現全方位的的教學指導。如今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信息推送功能,實時向學生們推送教學計劃安排、課程重點內容解析等重要的信息內容,與此同時,也可以上傳一些與高校審計課程教學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料,實現學習資源共享,進一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靈活利用微信公眾號信息推送功能,既可以“所有人可見”,也可以特定的推送給某個學生,從而實現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通過利用微信公眾號各種信息交流功能,成功搭建師生溝通學習交流橋梁,將課堂審計課程教學延伸到了課外,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在課下隨時查閱教師推送的相關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一般情況下,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一般包含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課堂之上完成由教師到學生的“知識傳遞”,第二個階段是在課后由學生獨立完成“知識的吸收與應用”,但由于在課下無法獲得教師直接的幫助與支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很難獨立去解決,為學生帶來了一定學習上的挫敗感,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喪失了學習的樂趣,難以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而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重建了學生的學習流程,在“知識傳遞”這一階段,學生可以通過查閱教師推送的公眾號相關課程內容,如相關視頻審計課程教學、審計課程重點內容講解等在課前完成“知識傳遞”,這樣對于教師來講,可以使第二個階段“知識的吸收與應用”盡快實現,教師與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上的良性互動,可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加以提前了解,并能夠直接在課堂之上進行有效的幫助與輔導,更加有利于學生進行審計課程學習內容的吸收與應用,有效提升了審計課程教學質量,微信公眾號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流程重新構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效果。
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學生可以在公眾號下實時進行評論,從而使得學生的意見變得可視化,教師通過查看學生評論能夠充分了解到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與意見,了解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還能夠根據學生的意見靈活調整公眾號推送教學內容,使公眾號推送內容更加受學生歡迎,學生也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及時向教師推送內容及教學效果及時作出評價與反饋,有效推動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質量的穩步提升。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有效實現了課上與課下教學的結合,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方式與空間,基于微信公眾號圖文并茂的學習資源推送,使得學生學習感受更為立體真實。
除此之外,微信公眾號在高校審計課程教學的作用還體現在教學針對性方面,在微信公眾號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之下,教師可以實時看到推送的消息閱讀量及閱讀人數,從而根據這一指標來對推送的內容的針對性加以熟悉掌握,從而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每一條推送的教學內容熟悉程度,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使其更有針對性,更加貼合學生實際需求,全面實現審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校審計課程教學中應用微信公眾號,借助微信公眾號強大的信息交流溝通功能,有效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地點的限制,成功搭建師生溝通學習交流橋梁,實現學習資源共享,使得課堂學習流程得以重建,全面實現審計課程的評價與反饋,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有效促進高校審計課程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寧若.高校審計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6(3):34~35.
[2]張麗美.“微信公眾平臺”如何在大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發揮作用[J].通訊世界,2015(9):190.
[3]蔡斌斌,趙正品,楊躍蓓,等.論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電子商務,2015(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