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寧學院
具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核心保障,并對應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起關鍵性作用,諸多應用型本科高校都認識到師資隊伍的建設的重要性,并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建設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應用本科高校急需解決的關鍵性課題。而本文對應用本科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的研究,可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相關文獻中所提到的“雙師型”教師,一般是指在高校教師中,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且是中級及以上職稱,二是有兩年以上專業經歷或具有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然而,本文所探究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師型”教師須具以上兩個條件外,還要有系統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應用型科研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參與企業科技開發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的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
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培養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的,把科學技術、工程原理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技術型人才。“雙師型”教師與傳統的理論型、學術型師資隊伍不同,其不僅要具備普通高校教師的理論功底與科研能力,而且還要擁有扎扎實實的實踐技能與應用能力。[1]從根本上講,“雙師型”教師需要具備兩方面的基本素質:一是具備普通高等院校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了解并能夠熟練應用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且要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與教學技能,并能夠將實踐技能、專業知識、行業經驗等科學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二是具備所教專業的一線實踐經歷及經驗,能夠靈活應對實踐操作中的各種問題,進而有效引導課堂教學,將自身的實戰經驗傳授給大學生。
目前針對“雙師型”教師的看法多種多樣,還未形成相對一致的認知或定義。但無論哪種說法都存在明顯的缺陷或不足,具體表現如下:一是依賴于“雙證書”,當前多數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認為具有職業資格證與教師資格證就是所謂的“雙師型”教師。這種片面的看法易于讓“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流于形式,因為無論是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是職業資格證考試,其都能夠通過主攻理論知識通過考試。而通過這兩項考試的教師雖然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但并不一定具有必要的實踐技能。[2]二是依賴于“雙職稱”,即片面將“高等院校教師職稱”與“專業中級及以上職稱”作為評定“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標準。
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查不難發現,多數教師都被牢牢地束縛在了繁重的教學任務之中,鮮有時間或精力深入企業進行實踐鍛煉,這就極容易造成教師重理論輕實踐問題的出現,進而直接造成相關大學生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同時,雖然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深化校企合作,為教師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進步與發展平臺,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企業都將眼光拉的太近,認為與院校開展合作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效益,故而不愿接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在企業的掛職鍛煉,即便一些企業為教師提供了實踐平臺或機會,但企業內部的高精尖技術也不會對教師開放,這就使得教師的實踐技能與經驗受到很大的局限。在企業中掛職鍛煉的機會較少,不僅會影響“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力量,而且會阻礙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目前多數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依然采用的是以學術級別為主的教師管理機制,而這也成為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瓶頸所在。盡管“雙師型”教師是新時代應用技術型大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與目標,但現行的大部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聘任教師以及選拔教師晉升的過程中,依然將教師的學術成就與最高學歷作為極為關鍵的考核標準,這種陳舊的管理機制不利于引進應用型人才。[3]與此同時,由于校企之間的人事管理機制無法得到有效融通,從而導致校企間的職稱評定、人才聘用等也難以得到保證,這種現象容易造成兼職教師的流失。
“雙師型”教師從根本上講,一方面要獲取必備的證書與職稱,另一方面還要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素養,不僅能夠對專業理論知識進行教學,而且可以對大學生的應用技能進行指導。因此,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理解與認知,有助于建設一批真正的既能傳授給大學生知識與技能,也能引領大學生思想與精神的教師隊伍。也只有做到正確認知“雙師型”教師的內涵,才能避免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流于形式,才能建設出能夠更好為大學生、為高等院校服務的師資隊伍。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并非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一己之力就能夠順利完成的,其還需要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其中,尤其是企業的參與,企業作為鍛煉“雙師型”教師實踐技能的重要場地,能夠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隊伍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與平臺,也有助于將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加以貫徹與落實。而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路徑就是加強與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合作力度,盡可能地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操作機會,幫助教師深入一線崗位進行體驗,促使其接觸到最新的技術成果,切實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技術水平與操作能力。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突破傳統的功利化、同質化考評機制,將日常考評、年度考評以及聘期考評有機融合在一起;二是完善競爭制度,積極推行聘用制,對考評合格的教師予以獎勵,對連續考評不達標的教師解除其聘用資格,嚴格篩選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4]三是創新師資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提升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管理制度的科學化與現代化水平。
總而言之,構建規模合理、結構科學、理論扎實、技能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任務。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切實促進應用技術大學師資的技能化與專業化,不單單要求教師自身加強學習,努力朝著“雙師型”標準看齊,而且還需要院校、教育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高度重視,著力予以引領與督導,真正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創建氛圍濃厚的學習環境,加大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進程。
[1]張雙會,石愛民,徐建平.高職“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27~28.
[2]劉其濤.應用技術型大學“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許昌學院為例[J].許昌學院學報,2015(04):147~148.
[3]楊楊.基于校校、校企合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9~10.
[4]劉杰,陳淑兒,危兆賓,等.應用技術大學法律職業教育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之思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211~212.